宜昌育儿自媒体疫区30天12岁的小侄女学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一起聊聊育儿干货,陪你成长哦
作者|淼月 编辑|欣欣
1月22日至2月20日,因受疫情影响,全家人驻扎宜昌老家足足30天了。作为资深“疫区灾民”,禁足的一个月里,体悟最深的无外乎“家庭教育”四字了。
小侄女在宜昌老家出生,2-3岁由外公、外婆抚养。她自幼聪慧、机敏,由于长辈的宠溺与爱护,她也有一些惹人厌的小性格、小脾气。
幸运的是,她父亲从事的行业即是幼儿教育。在他的带领下,全家人在家庭教育这条路上走上了正轨。
学会掌控时间,才有机会成为“学霸”
元宵节后,我已开始居家办公,小侄女也开始了居家上学之路。没有了老师现场课堂教学与监督、同学的相互陪伴,如何让孩子恢复上学的状态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对于假期期间睡到9:30才起床、全天疯玩儿的小侄女的来说,“恢复状态”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为此,我们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身体力行,自己先做榜样。
每日清晨7:30,全家准时起床、洗漱、吃早餐。8:30,办公的办公,收拾屋子的忙着做收纳,小侄女也自觉地开启线上上学模式。晚上10:30全家准时休息,以便第二天早起。
除此之外,身为上班族的我还带领小侄女开始规划时间,每天晚上拟定第二天的时间表,将起床与洗漱时间、晨读时间、各门课程的上课时间、作业完成时间、玩耍时间都规划好,次日按照计划表执行即可。
最初的一周,小侄女在执行计划表时出现了一些超时的情况,比如课文背诵超时、作业完成时间超时等,她特地跑过来向我请教解决方案。
我让她自己先分析超时的原因,是时间规划不太合理、还是自己的效率不高导致的。
若是时间规划不太合理,可以依照自己近一周各事项的起始时间、完成时间重新做规划;
若是效率不高,则要考虑提高效率的方法,比如诗文背诵超时,有可能是方法不对,先前并未摸清诗文的结构,读透诗文的释义;
比如作业完成超时,有可能是解题思路不对,由此姐夫姐姐会根据她的情况每日安排同类型的题目,训练她的思维与认知。
一、如上循环往复2周,小侄女不但学会自己规划时间,还学会了复盘思维,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学会不带情绪地把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情踏实做完,才能走的长远
小侄女因自幼由外公、外婆带大,生活在蜜罐的孩子难免会有小性格、小脾气。
一日,我姐姐、姐夫给小侄女安排了课外数学作业,锻炼她的逻辑思维能力,算是“加餐”。5道题,只做出3道,其中还错了2题,因解题过程太痛苦,她在父母面前闹起了小脾气。先是抱怨题目实在太难了,而后是摔本子、摔笔,大声嚷嚷不会做题。
姐夫见状,先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让她闹,待她平静后,温和地跟她讲道理:“题目不会做不要紧,但你不能发脾气,你的小情绪不可能帮你解题。大声叫喊、拼命摔本子摔笔更解不了题。5道题,你先自己做,能做多少是多少。做不出的还有爸妈在啊,不懂的我们都可以帮你啊。”
随后,姐夫与她一同做题,先帮她理清1-2道题的解题思路,而后由她自行解题。40分钟后,小侄女顺利解完另外3道题且无错误。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是容易的,做非做不可的重要事情是艰难的。
人生漫长,总要面对那些不得不做却很重要的事情,是选择逃避、选择抱怨、还是选择心平气和地想办法踏踏实实地做完,我相信会引领孩子走向不同的人生。
二、正如我们成年人身在职场,总会碰到自己擅长的工作内容,也会碰到自己曾未经历的工作事项,是找借口选择不做,还是迎难而上、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带来的结果会不一样。我们要相信,那些你当下选择逃避的困难、挫折,终究会在某一天再次与你狭路相逢,给你重重一击。
修养与品质远比学习成绩重要,前者是根基,后者是“锦上添花”
网上曾爆出一段视频,在上海迪斯尼乐园,一个小男孩摸了一个女孩儿的臀部。女孩说了小男孩之后,不曾想被小男孩的母亲推搡辱骂。
先暂且不论小男孩是无意或是刻意而为之,如此缺乏修养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势必会成为大家都憎恶的“熊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给他人添麻烦,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我家小侄女自小就是女汉子性格,过年回家无法出去旅游,只好跑到芦苇湖边玩,机缘碰巧抓起了1只小龙虾,放进桶里,一瞬间十几只米粒大小的小虾从母虾的肚子里跑了出来。
我见状赶紧嘱咐她放生,告知她2-3月是鱼虾产卵的最佳时期,如果不放生,小虾长不大,芦苇湖里那些水鸟们就要饿肚子了。
同时,我还给她讲述了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捕杀也有关系,芦苇湖里的鸟、鱼、虾都是野生动物,我们不能随便捕杀,要保护它们。小侄女听完我的讲述后,最终同意放生。
善良、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这些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内核品质。如若不身体力行,给孩子引导和示范,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只说不做,任意妄为。
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很多父母总是觉得自家孩子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生活习惯差、待人接物差......
与其在孩子面前抱怨、责备,倒不如先反省自身是否做好了榜样与引导。常言道“孩子即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不断在孩子身上挑刺儿时,不妨先把自身的“刺儿”给剔除干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郑渊洁说:“每个孩子都是一片大海,束缚大海是不明智的。好学生将来不一定有好出息,坏学生将来不一定有坏出息。”
与其“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不如先把自身修炼的更为优秀,为孩子竖立“灯塔”,引领孩子走向丰富多彩、无限可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