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家用电器安装维修尤溪助残帮困惠民生
“今年以来,残疾人创业就业帮扶97人,社保补助帮扶71人,小额贴息贷款帮扶7人,技能培训108人,职业指导300多人次……残疾人就业得到保障。”11月21日,午后阳光明媚,尤溪县残联办公室里,县残联康复辅具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纪贤坤欣喜地说,“其中,有一对残疾人夫妻在一家福利企业工作了10多年,现在已经在三奎新城里买了一套新房子,日子越过越好了!”
通过持续开展“四下基层”“四解民愁”活动,尤溪县残联干部下沉一线,进村入户广泛宣传惠残政策,坚持现场办公解决难题,助力残疾人享受到康复医疗、就业服务、培训指导、辅具适配服务和残疾评估等服务,让残疾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让有“碍”变有“爱”
11月22日,在中仙镇中仙村一户农家院子里,50岁的池大叔正在使用伸缩晾衣架晒衣服。见到有客到访,他随即拄着一根木头拐杖,一瘸一拐地挪到院门前。
“以前,家里没有洗澡间,只有一个在菜地边上的旱厕,夜里上厕所不方便。党和政府关心我,花了8000多元帮我在屋前盖起了一间卫生间,添置了很多设备,都不用我出钱出力。”池大叔患有肢体二级残疾,日常皆在小院里活动。
池大叔是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的受益者。
今年8月,县残联工作人员入户了解到池大叔的情况后,指导其申请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并相继为他家改造了有安全隐患的线路,安装了报警装置、防护栏、化粪池,添置了马桶、升降淋浴器、智能插座和智能灯控,还配发了洗浴椅等。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尤溪县残联聚焦残疾人生活难、出行难、洗澡难、如厕难、改造场所条件限制等难点,确定“整乡推进为主、自主改造为辅”的工作思路,并以中仙镇整镇推进作示范,指导各乡镇有序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
“今年,我们对全镇残疾人家庭状况进行了摸底工作,根据每户居住环境、房屋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残疾人实际需求的个性化改造方案。申请评估通过后,再以公开招标、集中改造的方式,进行室内外地面平整硬化、房屋出入口坡化、厨房改造、扶手添置和线路整改等项目。”中仙镇民政办主任、残联理事长廖燕养说,“截至10月,全镇共有125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共计花费48万元。”
“以前,家门口是块泥土路,坑坑洼洼的,不利于轮椅推行。现在,地面被平整硬化了,四周也装了一圈防护栏,这下,我坐轮椅出行方便安全多了。”受益于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家住西城镇后洋村的余大姐也如愿改善了活动场所。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是尤溪县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今年以来,全县已投入约54万元为135户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超额完成12.5%。
呵护残疾孩子成长
“今年9月,我的孩子到特校上学了,学习也能跟得上!”八字桥乡的郑大哥聊起孩子的康复效果,不禁红了眼眶。
郑大哥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聋哑,2017年,他花费20多万元为孩子安装了人工耳蜗,并将孩子送到市区接受言语康复治疗。因妻子需要照顾孩子,每年数万元的治疗费用全靠郑大哥务工支撑着。
“起初,孩子每个月的康复治疗费用就得三四千元。钱不断花出去,但治疗效果甚微,压力太大了。”2018年,在县残联的帮助指导下,郑大哥申请到每月1700元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助金,自2020年起补助金额提升至每月1900元,“这极大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看着孩子经过康复治疗后一点点进步,我感到很欣慰,这些年的辛苦值得了。”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一项抢救性工程,事关残疾儿童的希望和未来。为进一步帮助残疾儿童恢复和改善身体、智力和精神状态,尤溪县已相继为185名残疾儿童申请康复训练,并提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核销服务1052人次,补助资金达202.83万元。
同样,得益于尤溪县积极推进扶残助残政策,今年,家住城关镇的陈同学也如愿考上了大学。
陈同学本身成绩优异,但因患有耳疾,听力逐年下降。今年,其左耳听力更是下降到影响正常学习的程度。年初,县残联开展“辅助器具进校园”活动,现场,验配师根据陈同学的耳道大小、听力情况等,为其挑选了合适的助听器型号。
“在高考复习阶段,助听器很好地补偿了我的听力功能,让我能够顺利参加高考。”陈同学说。
通过采取“辅具适配下乡”“辅具适配申请代办”等服务措施,县残联相继为377位有需求的群众适配辅具413件,补助资金达59.19万元。同时,还在新阳镇林尾村、台溪乡象山村设置了辅具共享服务站,以为残疾人提供便利、适用、优质的辅助器具,开展辅助器具知识宣传、信息咨询、使用指导、维修维护和辅具租赁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