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育儿害死孩子网红育儿法害死3个月宝宝
本文共2258字 阅读约需3分钟
01
这几天,关于“芝士小馄饨”育儿机构推行的“睡眠训练法”和“哭声免疫法”导致3个月大的婴儿在睡眠训练中窒息而死的事件成为了育儿界骇人听闻的大事件。
事件我就不赘述了,想知道的可以去查查相关报道。
说实话,这件事,真的震惊到我了!
我真的无法理解那位妈妈脑袋里在想什么!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再怎么“科学”育儿也不能拿孩子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哎,现在再如何指责那位妈妈也毫无意义,孩子的生命已无法挽回。
指责并不是我更文的目的。
这个事件在引发大家关注的同时,也再次将 “科学育儿”推至风口……
我承认科学育儿方法值得被科普,但我不认可的是养育孩子仅靠那些 “对症下药”的育儿传播。
我今天要从“减少碎片化育儿知识”“如何挑选育儿机构/大V”的角度来谈谈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02拒绝碎片化“科学”育儿
这年头当个妈妈不容易,不仅要学做各种健康饮食,治疗各种突发状况的头疼脑热,还得学习育儿方法,科学方法陪伴孩子成长,甚至还要学点儿童心理学,不然就收拾不了家里的“神兽”。每位妈妈恨不得自己能练就十八般武艺。
但当你今天看到这样的育儿观点,明天看到完全相反的育儿观点时,我完全相信,你才建立的育儿观应该已经崩塌了……
每天接受着各种育儿词,各种不要,不要这,不要那的…..
不要翻孩子书包
不要给孩子制定计划表
不要随便给孩子物质奖励
不要乱鼓励孩子
What?到底要怎么做?
当发生的实际情况和书上的“科学育儿”的各种不要,各种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个时候该选谁?
在各位妈妈们思考怎么选择时,请你先记住一句话:
育儿科学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它一定是完整的体系而非单门的学科知识。
具体什么是育儿科学,不是从事相关的专业人士没必要精准理解。
但我接下来说的,请细品。
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育儿科学”大多还只是“育儿经”。只是将具体的育儿问题套上了官方的“专业表达”。
比如:
新手妈妈怎么哺乳?哺乳的几种正确姿势?每天几次、什么时间、多少毫升奶量…….
7岁儿童营养食谱:每天至少供给多少ml牛奶,几个鸡蛋,鱼、禽、肉等多少克……
等等……
这些看起来非常有科学依据的“碎片化“育儿知识几乎成为了育儿市场的主流。
我也承认这些说法都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显然它无法让我看到背后的“完整体系”。如果完全照学,就一定会忽视这些体系背后的那些最底层的基本原则。
如果我们单纯地相信碎片化的育儿科学知识,有的时候真的是会害惨了孩子。
我的工作是做儿童体验式教育的课程设计的。实话实说,学习体系化的育儿理念非常不容易。我深知这有多难!
-----------------------------------------------------------------------
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的理解是,不知道怎么做的都是【懒虫上身】!!!
我们都是被这个信息时代荼毒的人,互联网带给我们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变相让我们越来越懒。
不知道怎么做了,就会搜索关键词,在相同经历的成功人的身上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只要感觉人家说的有理,就会相信,有的甚至完全照做。
哎,我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你太容易相信他人,还是没带脑子出门。
虽然说的是难听了些,但真的都是肺腑之言。
就拿这个事件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给孩子使用了「趴睡」的姿势让孩子窒息。
不知道SIDS(婴儿猝死综合症),这非常正常,说实话,没报道这个事件时我也不知道。
但我很想问那个妈妈:
你在报一个「睡眠训练法」的课程班时,难道不会搜索类似于“婴儿睡眠训练”这样的关键词吗?
我就简单百度了这两个关键词,截了【第1页】的靠前的信息:
当你看到“被妖魔化的睡眠训练“,还是“2017年”发布时,难道没有一点儿怀疑?
你是“懒“到了何种程度??!!!
哎,已无力指责,心累。
即使你不懂,没时间看大量的书籍学习育儿知识,请你记住下面这句话:
大多的网传育儿观点及方法,正是切中了妈妈们的知识盲区和焦虑心态,更切中了你图省时省力的贪婪心态。
身处儿童教育这个行业,我真的看到太多所谓的“便捷育儿方法论”。
当你不能确保这个育儿方法是真的“有效“时,请你不要偏信任何碎片化育儿知识,包括它提供给你所谓的“用户证据”。问问专业的人,减少“踩坑”,避免悲剧的发生。
03审核育儿机构“看不见”的态度
分辨一个育儿理论是否有效,是否实操? 你说太过专业,无法用较短时间验证。
我理解。毕竟术业有专攻。
但是,分辨一家机构是不是可能存在不靠谱?这难道不容易的多吗?
毕竟,绝大多数育儿机构的根本目的还是“盈利”。
抛开所有的育儿理念与育儿方法,就用你为人父母的责任心,先来思考:
1、这家育儿机构为什么收费这么贵?是不是有什么猫腻?(是否只赚钱?)
2、这家育儿机构会不会一直打压一切与它不同的育儿观点?(有无传销特质?)
3、这家机构对待孩子的方式如何?(是否会虐待孩子?)
这不难吧?
这些都是审核育儿机构的最基础的点。其次,你可以再审核育儿机构表面的态度:
4、这家育儿机构成立的背景及时间,最好从营业执照及相关联公司了解?(是否是跨行运营?是否专注于教育?)
5、这家育儿机构的表面的态度怎样?可以从机构介绍、创始人背景了解。(机构理念是否和你的育儿理念有相同的地方?)
6、这家育儿机构教学理念及育儿方法是怎样的?(是否一直强调教学效果?)
如果你更有心,最后再审核育儿机构“看不见”的态度:
7、这家育儿机构日常的历史文章?(是否与他们的理念、价值观一致?)
8、这家育儿机构的日常活动组织及用户留言?(是否持续?是否评价中肯?)
我真的很少去相信机构所标榜展示出来的牛妈、高知背景、先进理念、甚至用户评价……
抛开专业的育儿理念,我唯一会关注的就是育儿机构的内容是否优质?无论是它的推广宣传还是它的日常推文。
这个时代,“过度包装宣传”已成为了常态。
在审核育儿机构上,我给所有家长们最底层的建议是,不要从自己根本就没懂的育儿知识出发,而是从对孩子负责的基本角度来选择。
--------------------------------------------------------------------
一直从事儿童教育行业,我深知:科学育儿,没有捷径可走。
即使育儿理念再先进,方法再科学,机构再专业。你都不能忽视育儿的核心原则——“以人为本”,以孩子真实需求出发。
如果把育儿知识先摆在第一顺位,最后才来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只能自食恶果。
其实, 在我看来,“科学”育儿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
END
感谢阅读
你的每条留言,我都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