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控制继电器

北屋卧室禅意装修古韵悠然的云屏棉老村

发表于:2024-06-19 11:14:48 来源:宏馨资讯

炎炎夏日踏进棉老村,清凉的空气似从冰箱里散发出来,远古的静漫过心田。这里的静不同于其它山村的寂静,也不是单纯的宁静,远古洪荒岁月积淀下来的清宁,带着禅意的幽静,吸纳了体肤心肺的燥气,人便清爽通透。背依青山的房舍保留着古老的门和窗,灰褐色的瓦片、房檐浸透了久远岁月里的阗寂。磨菇顶的茅草厅立在碾麦场边,恍惚陶渊明就坐在亭子里喝茶写诗。房背后的山峦,绿色的树冠连在一起,在风中摇出波涛的韵律,悬挂在树身上的藤蔓,闪动着寂寞的长袖,召唤着过往的旅人。一条水泥路通向坎下的几起院落,错落的房舍依旧古意悠然。岔路口,树枝缠绕纠结到高处,九十度转弯横着走一截,再向下一个九十度急转,就框出了一个大门,古拙原始的乡野气与村庄里的古屋气韵暗合,像一首流动着的古老歌谣:

孩子们出门玩儿还没有回来,

老人们睡觉都还没有醒来,

只有中年人忙着发展产业,

只有中年人忙着发展产业。

天黑了,灯亮了,回家吧!

遇见这样的村庄,身心恬淡舒展,远方再好,也不着急走。坐在亭台里嗅着花香,听风在树上啸,看路边菜园、花园里黄瓜垂在半空,葫芦爬上蓠芭,丝瓜的绿叶黄花装点了人家的院墙。八十多岁的老人身板挺直的打眼前走过,村妇头戴花帕穿着镶边的花衣裳,顿觉尘世的事情都远去了,好想弹起琵琶,唱一首老歌。

山林里随手捡来的一块木板,刻上“手工作坊”几个字,麻绳一穿就挂在大门边,简单,却觉得挺好。推开岁月醇香浸染的雕花木大门,头戴花帕,身着同样小蓝碎花衣裳的女主人笑呤呤的迎出来。饭菜的香味满院飘香,同行的人都抽着鼻子说,啥饭呀,味道这么好嗅?那香味氤氲在院子里,没有佐料的嘈杂,醇厚、甘美得纯粹,遥远而绵长,与百年老屋一样浸润了天灵地气,吸一口,再吸一口,心里肺里都是酣畅,忍不住拥进厨房,一口锅里钝着土鸡,还有一口锅里翻滚着奶白的豆浆,一陀擀好的面圆圆的摊开在案板上,野菜碧莹莹码在盘子里,腊肉腌得红严严的,心里胃里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有人忍不住,搛一小撮腊肉入口,香得摇头晃脑。有人笑骂,馋猫!农家人丰盈的日子,人间烟火的气息,汇集成幸福的滋味,流动在屋檐下,流动在深山人家风日妍静的院子里。

北屋的门口,一块从前的搓衣板边缘豁豁垭垭,中间磨损出一个细腰,被时间打磨得失去树木的原色,上面刻着:“手工是对时间的敬畏与尊重”,字迹与木板,似乎相伴了一生一世,才有如此的默契与一致,民间艺术的想像力,是对高手在民间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一脚伸进屋,就回到外婆唱着摇蓝曲的岁月。吱吱呀呀的纺线车上的纺锤,绷着红、蓝、白线的木头织布车,都想摇一摇,转动起乡村的一轮岁月。被时光洇染得黝墨的小口大肚的鱼娄子,大、中、小三姊妹,虽然老迈得黑麻咕咚,却让人想起儿时的歌谣。蓑衣、斗笠,草编的手工,细密、匀称,浸透了主人的心思。在鞋垫上描花锈朵,是棉老村妇的本领,那鞋垫、那可爱的虎头手工布鞋、奇石、木雕,都极尽自然之态,每一件都流露着原生态的本真,一古脑儿收藏到大背包里,回家放在书房里里,困顿的时候,抬起头,就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八仙桌的上方,贴着迎风屹立的毛主席画像,目光远视,伟人的风采依旧,他老人家笑看今朝,欣慰得目光炯炯。有人坐在太师椅上,与伟人合影。有人看着线香盒子,有人对着老香炉沉思研究,这家人的老物件,一件比一件稀罕。

黄色日照里的古屋,院落,出来进去的女主人秀气的脸上淡淡的古铜色,像蒙娜丽莎一样健康纯朴,梦幻迷离,突现出油画般的质感,真是绝妙的画面,可遇不可求。就特别后悔没把我画油画的朋友约来,定格天光日色下的乡村老屋。

女人主干练麻利,说她喜欢做饭,喜欢手工,也在网上帮村里的其它妇女卖手工艺品,三言两语,豪爽热情一览无余,没有扭捏没有做作,简单明快。

诗人木心的《从前慢》装裱成飘窗大小立在南厢房窗下,木心诗里的“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勤勤恳恳……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留恋慢时光的话语曾让无数人动容,此时在这里享受着从前的慢,又遇见《从前慢》的诗,真的是不期而遇的心动。

云屏镇棉老村是陇南市有名的长寿之乡,村道上走过的老人,八、九十岁了,耳聪目明,身板挺直,步履稳健。年轻人结婚后都与老人住一起,不像现在城里的年轻人,结婚前动辄就说,不想与父母一起过,结婚时拉帐累债卖婚房,长大了翅膀硬了,撇下父母飞出老巢。云屏人家三世同堂、四世同堂是基本的家庭结构,子女没有与长辈分开单过一说。走进棉老的又一户人家,也是古老的屋宇,也是八仙桌太师椅的摆设。年轻的婆婆抱着孩子,旁边是小媳妇小丈夫,老奶奶逗弄重孙子,笑得豁牙瘪嘴,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云屏镇政府的宣传干部说,棉老村是吕彬镇长亲手设计、布置的,忽地记起,冯红波书记爱唱歌、吕彬镇长本就是一诗人,有艺术天赋的两位年轻领导,把他们的艺术天分用在美丽乡村打造上,便弄出了世外桃源版的棉老村。云屏镇正在打造的“乡野拾光”休闲娱乐中心,“捡一段光阴,捡一份乡愁”的理念,就足以让人神往。远方的旅人寻到一方安放心灵的童话世界,于是旅游业迅速崛起,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中药材种植,木耳、香菇、黄花菜、蜂蜜、明溜子酒、山野鸡等土特产,被云屏的水土涵养出的清香和纯天然品质,调养着城市人的胃口,于是城市人都在淘宝上淘云屏的宝贝。云屏的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客栈、农家乐隐匿山涧密林,却是酒香不怕密林深。

一缕薄纱一般的白云正缓缓擦过山边的太阳,往远处漂走。棉老村此刻清凉、静谧,心情皈依般的平静。同行中的摄影家说,这地方适合读书、诵经、礼佛。作家说,这地方适合写诗、做画、写长篇巨著。那就在思维不畅的时候,背起的画夹,扛起相机,抱着电脑来棉老村住一段时间,灵感一定会井喷。

百科论坛编辑部

中国水运版面费

戏剧之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