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育儿的笔记西尔斯育儿读书笔记分享尿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常年居于育儿图书榜前列,亲密育儿在宝宝家长中一直存在些许争议,但书中大部分内容还是对新手宝爸宝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从本文开始将陆续更新一些关于育儿的学习笔记,一方面方便自己日后查阅温习,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分享给有需要的宝宝家长。
宝宝刚出生时请好好地观赏一下他粉嫩的小屁股吧,这里的皮肤恐怕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都不会如此洁净了。宝宝一用尿布,疹子马上就跟来了。皮肤和尿布不会和平共处,为了洁净,必须用尿布,可这时宝宝的皮肤就要抗议,它要的是阳光和清新的空气,于是它要反抗。
尿布疹是指在新生儿的肛门附近、臀部、会阴部等处皮肤发红,有散在斑丘疹或疱疹,又称新生儿红臀或尿布皮炎。尿布疹从哪里来?过度敏感的皮肤以及尿液和大便里的化学物质,再加上尿布这个特大号“绷带”紧紧裏住,反复摩擦。一转眼,尿布疹就来报到了。时间一长,细菌和真菌就开始在潮湿的皮肤里繁殖,也就有了更多的尿布疹。
因此多余的湿气和敏感的皮肤是引发尿布疹的罪魁祸首。湿度太高会夺去宝宝皮肤的天然油脂,而潮湿的皮肤更容易因摩擦而受到损伤,无法再充当天然保障。宝宝的腹股沟脂肪比较多,这些折叠的皮肤相互摩擦,经常会产生尿布疹。当宝宝逐渐习惯了这个湿度,固体食物又会带来新的化学刺激物,尿布疹也随之变化。
“但是他下面一湿,我就给他换尿布的呀!”可即使是这样,尿布疹依然反复出现。其实,尿布換得最勤的宝宝也免不了会长尿布疹。但以下方法可以减轻症状。
勤换。研究表明,一天至少换8次尿布的宝宝,尿布疹的症状会轻些。
试用不同类型的尿布。虽然每种品牌的纸尿裤都在广告中宣称可以对付尿布疹,还是应该分别试一下不同品牌的纸尿裤,看哪种效果最好,尤其要注意纸尿裤的吸水速度、锁水效果、透气性及导流情况。
洗掉尿布上的刺激物。如果平时用的是布尿布,在清洗时要注意选用纯天然提取、不含荧光剂等物质的婴幼儿专用洗衣皂。手洗时避免使用洗衣液,洗衣液很难漂洗干净,会有残留。清洗时在水中加入几勺醋,将尿布置于其中浸泡约5-6分钟,可以更好地洗去肥皂残留和碱性刺激物。
冲洗和擦拭。每次换尿布,都要洗洗宝宝的屁股,尤其是在尿布整个湿透了或是闻得到氨水味的情况下。多试几次,看哪种方式对宝宝的皮肤比较好。敏感肌肤最好用清水洗,或者用温和的香皂。有些敏感的宝宝对擦屁股的婴儿湿巾很挑剔,尤其不能适应上面的酒精,而有些宝宝则能毫无障碍地接受。试试不同的擦拭方法,找到最合适的一种。
轻拍。用一块软毛巾或干净的尿布以轻拍的方式吸干宝宝的屁股。不要用抹上强刺激性肥皂的毛巾揉搓敏感的皮肤。
保持空气流通。纸尿裤要系宽松些,使尿布区能够透气。不要用太紧身的尿布和纸尿裤。
偶尔露露屁股。宝宝睡觉时,要把他的屁股露在外面,偶尔可以在关好窗户的前提下享受10分钟的室内日光浴。把光溜溜的宝宝放在展开的干净尿布上,下面垫一块隔尿垫,以防弄湿床垫和毯子。天气暖和时,稍微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露着屁股在室外的阳光下打盹小睡。
减少摩擦。为了减少摩擦,试着用大一号的尿布。如果宝宝腰间长了一圈疹子,那说明摩擦是主要原因。除了尿布会摩擦皮肤外,随着宝宝腿的转动或学走路,腹股沟处肥肥的肉也会互相摩擦。用一些护臀霜或氧化锌软膏之类的润滑剂,能减少腹股沟处的皮肤发炎问题。
隔离霜。如果宝宝不长尿布疹,那些软膏、药膏之类的玩意儿就派不上用场,因为它们会阻碍皮肤自由呼吸。但如果你的宝宝很容易长尿布疹——“我刚刚把他的尿布疹治好,马上又开始了”——隔离霜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一看到屁股变红,有些异样,就慷慨地抹上一层含氧化锌的隔离霜。隔离霜能保护皮肤免受刺激和摩擦。
饮食的改变。当身体一端的条件变了,另一端的结果也会跟着变化。饮食的改变,包括改变奶粉配方、引入固体食物,出牙或用药问题,都会使大便和尿液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以至于产生尿布疹。(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尿布疹的症状相对轻一些。)一旦“入口”有所变化,在尿布疹产生之前,就先用隔离霜,在宝宝特别容易长疹子的情况下尤其要如此。
如果宝宝的肛门周围可以看到红红的一个圈,说明刺激性的饮食是导致尿布疹的罪魁祸首。过多的柑橘类水果、果汁和大麦是主要的刺激物,中断这些食物看红圈是否消失。如果你还处于母乳喂养阶段,这些食物也应该从你的食谱中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