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面馆隔音房装修图住在牛肉面馆楼上是什
住在牛肉面馆楼上是什么感受?怀柔区雁栖镇的杜女士说:痛苦。
从2019年,她陆续拨打近百次12345投诉,楼下面馆先后整改近10次。然而直到现在,困扰杜女士的气味问题仍然存在,面馆老板也不堪其扰,直言“不知道还要怎么改”。
本期《向前一步》邀请两位当事人和相关部门来到现场,寻找破解双方困局的钥匙。
双方各执一词,孰对孰错?
杜女士家住雁栖镇光织谷东区,2019年底,她家楼下开了一家名为“满族八旗”的牛肉面馆。杜女士说,最初面馆的烟道距离她家窗户不足5米,每天鼓风机嗡嗡作响,不仅油烟味重,噪音也大,她实在受不了,大冬天里硬着头皮外出闲逛,直到面馆快歇业才回家。
经过不断投诉,面馆对烟道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噪音问题,但牛肉面馆的味道一点没少,杜女士家里的窗户还是不敢开。
面对杜女士的投诉,面馆老板彭先生深感委屈。他说,雁栖镇政府,怀柔区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多部门数十次走访调研,责令牛肉面馆整改,他也按要求整改了近十次,花费十多万元。比如最初反映有噪音,他就加了消音系统、加盖了隔音房,但隔音房因为杜女士举报拆除了。后来反映有味道,他又封闭了后厨窗户,还主动取消了早餐服务,损失巨大。
双方看似都饱受困扰,究竟孰对孰错?现场居民又如何评价?
油烟排放合格,为何还有味?
节目中,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石爱军表示,曾去现场查看,杜女士家的窗户附近确实有牛肉面馆的味道。
对此,怀柔区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监察大队副队长于飞表示,曾分两次对面馆的油烟排放口进行检测,其排放的气体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另外,对面馆进行臭气浓度检测也符合标准。
各项标准都合格,为啥还有味?石爱军会给出怎样的解释?
面馆选址不合理,是否违规?
杜女士拿出《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提出牛肉面馆属于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选址在自家楼下不合理,应该搬走,并对市场监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提出质疑。
市场监管局颁发证照有何依据?面馆的存在是否合规?
为了消除面馆气味,石爱军现场提出了几个改造方案,第一是高空排放,但需在楼梯外侧建造烟道,必须征得整栋楼二分之一的业主同意;第二,在现有油烟净化装置后面增加活性炭吸附装置,但成本很高,一年花费约四万;第三,加装一套UV净化装置。
对于这三个方案,双方会如何选择?这个困扰双方一年多的问题,最终能解决吗?敬请关注本周日北京卫视21:05《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