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生活育儿分享磨蹭小孩子的通病别着急这
每每下课都会有家长围着老师不肯走,这周家长的问题大部分围绕“孩子磨蹭”的问题。她们会和我说:“我的孩子特别磨蹭,磨蹭的不行,吃饭拖拉,不抓紧,一顿饭能吃一个小时,催促提醒几乎不起作用,吃一口又开始磨蹭了。”“洗漱也磨蹭,出个门更是,简直让我头疼的不行,出去了又不愿意回来。”这样的孩子以后长大了,会不会同样动作慢,爱拖延?
我相信读到这里的时候,是不是大家会有同感,这不就是我家宝贝么。所以说,“拖拉”是大部分孩子的通病,家长的担心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孩子们又为什么爱拖拉呢?
一.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不一样。有些孩子本来就慢,针对这样的宝贝。建议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节奏”去刺激他,进而掌握顺序与效率。
美国哈佛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就人类的大脑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结论是,人类的大脑发育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大脑发育有三个极为重要的发育期。都集中在儿童时期。当成人把握住了这三个重要的发育高峰,孩子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天才智力。
第一个时期,刚出生的婴儿。
第二个时期,3-7岁的孩子。
第三个时期,7-10岁的孩子。
那么家长们所担忧的恰恰发生在3-7岁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在快速的发展。增加“脑容量”的同时增加刺激联结,让大脑皮层的面积不断增加,大脑皮层上的联结不断增多。这之后,孩子才可能兼顾很多方面。当大人对他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孩子才能很快的给予反应。而在这之前,孩子的所有拖拉,跟成人的“拖延症”是完全不同的。
孩子本身是有个节奏的。孩子的生理限制,他是快不了的。他需要慢慢长大,而这时候家长如果处于催促的状态。孩子会很一直处于不被理解的无助状态下。他会反复的体验“挫败”。这样带来的负面结果就是:①孩子不自信;②孩子变的逆反。
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类宝贝的问题呢?
最好的做法:①给孩子输入“短而明确”的指令。
孩子小的时候是需要示范的,所以准确的示范加上明确的指令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最需要的。例如:如果你想让宝贝看书,你可以把要看的书准备好,两个小椅子也摆放好,这时候叫着宝贝说:“现在我们要去看书了,走吧”并伸出你温暖的大手,准备牵着他。然后一起坐下来,开始讲故事。这要比,一遍一遍对着孩子喊“快走了,我们要看书了”这样的催促要高效的多。
小孩子是需要这样反复的引导而形成规律的,也是需要妈妈等家人的示范而学会高效的学习的。所以在宝贝还没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些事情的时候记得耐心而有序的给予孩子指令。
②和宝贝玩竞技型游戏。
为了促进孩子的效率而不再拖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着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切身的意识到并体验时间紧张的感觉,并心甘情愿的想要努力的去提升速度。要知道,每个小孩子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他会想要更快一点,试图来战胜你。所以,为了帮助宝贝建立自信,在游戏的时候家长们要适当示弱,并给予孩子及时鼓励。
例如:“宝贝,我们两个比一比看谁先到达洗手间”“我们两个比一比看谁先刷完牙”“我们比一比看谁先吃完饭”。
二.父母原因.
①父母做太多,孩子就会拖拉,所以请减少对孩子的包办。
父母以及代养人在孩子的教育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由父母代养人所组建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当一个孩子处于在一个家长照顾超细心的情况下,你想想这个孩子还用自己动手做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呢?对吧。
给大家举个例子:中心有个宝贝多多。家里照顾的特别周到,早上几点起床,中午几点吃饭,吃饭的时候餐具都准备好,甚至喂饭的人都准备好了。喝水的时候有人就会把水杯端过来了,所有事情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当孩子被放在需要独自照顾自己的情形下,你觉得孩子会立刻思路清晰,手脚并用灵活快速的完成你要求的事情么?显然不能。首先,父母包办太多孩子没有机会得到锻炼。能力上的不足,大大减少效率,屡次的失败会让孩子拥有挫败感而恼怒。或者变现在无动于衷,而这些就是父母所谓的拖拉。
孩子能力达不到导致无法生活i自理的时候,家长开始抱怨孩子,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找到原因,请从根本上拿出解决方案。那就是从日常生活中,逐渐的给予孩子机会,父母适当的退出,孩子才能够独当一面。
②父母太专制,孩子无力反抗,所以请给孩子空间和机会去表现去探索,在尝试的过程中提升能力获得自信进而提高效率。
太专制的父母阻碍了孩子真实想法的表达。长久的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的孩子会选择放弃。首先不愿意按照父母的做法做,其次自己的做法又无法实施。那么怎么办呢?只能拖拉,无所作为。导致无兴趣做任何事。
同事的女儿,小小特别喜欢画画,妈妈发现了他的爱好从此对他要求特别严格。涂色的时候,天空一定要是蓝的、云朵一定要是白的、苹果呢一定是红的,但凡图画中有一些孩子想象力不符合实际的元素都会被批判。每次看见小小的画我觉得很好,她妈妈却各种嫌弃纠正。现在小小5岁了,对画画失去了兴趣,一点也不想画。真的好好一个孩子被妈妈的教育方式给毁了。
所以记得别把孩子看管得太紧,他们是拥有自己思想和特点的独立个体,随着年龄段的不同,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创造力。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机会,在适当的时候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鼓励。很多父母会发现,你逼的越紧,情况变得越糟糕。
教育是一边走,一边反思的成果。错了及时改正,进步的不止有宝贝,也是你自己。
所以“拖延”“拖拉”真的是我们给孩子贴的标签,他们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想要为了气你而拖延!
少催促多鼓励,慢慢的你会发现在育儿教育中,慢慢来有多重要!每个做父母份都会焦虑都会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但你是否从孩子的角度真正的体谅过他们。只要你给了孩子机会,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引导,其余的就交给孩子吧,慢又怎样,他们总会学会的。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给她足够的支持和爱才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
我一直告诉我的孩子,不管你怎样?遇到什么事,只要你回头看一眼,就会看到妈妈在支持你,鼓励你。不要怕失败和挫折,妈妈会和你一起面对。所以要勇敢的去尝试,失败不可怕。妈妈永远爱你。
给孩子一个超自信的肯定,带着自信和父母的爱,他们会走的更远!
我是@早教妈妈育儿优选,育儿有良方,方法要科学,关注我,让您的爱更专业!#闪光时刻 主题征文 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