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解说椅子那些年关于世界杯的那些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山里人,儿童时代连电视机都没见过,别说什么观看“世界杯”了。
八十代末我到省城上大学,一到周末,几个在县城生长的同学经常带着我去学院团委活动室看足球比赛。直到那个时候才看懂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则,什么叫越位,什么叫手球,什么叫吃黄牌,什么叫被红牌罚下场等等。
1989年进行第十四届世界杯亚洲赛区预选赛,中国队冲入最后决胜阶段,只要战胜实力相对较弱的阿联酋队和卡塔尔队的任何一个队,就可以拿到亚洲赛区进入世界杯决赛的两张门票的其中一张。赛前,中国球迷兴奋不已,纷纷预测中国队稳操胜券。我们还用拆字法替主教练高丰文卜算,“高丰文”,这三个字都是顶部出头的,中国队肯定出线无疑。
两场比赛都不在周末,直播都在上课时间。同学们逃课观看。老师上课,到教室只发现几个女生,一问才知道男同学全去看足球赛了。老师摇摇头,无奈地只给几个女生上课。开赛前,十多平方米的活动室早已被挤成几乎无立锥之地,大家伸长脖子从前面同学肩头不大的空间看向电视机。第一场中国队与阿联酋开战,中国队上半场进球首开纪录。进球那一刻,同学们的欢呼声、喝彩声、叫喊声、鼓掌声汇成似一个响雷,几乎要把整个办公楼震垮塌了。中国队把1:0的比分一直保持到85分钟,胜利在望,同学们激动不已,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最后5分钟,主教练高丰文换上了后卫董礼强。没想到就在最后3分钟,董礼强先后两次在核心区强行带球,都被对方抢断,导致对方连进两球,中国队最终2:1败给阿联酋队。因此,中国足球史上有了第一个“黑色三分钟”,也出现了外号“送礼强”(董礼强)。同学们有的叹息,有的拍大腿,有的骂骂咧咧,全都垂头丧气地离开活动室。
两天后中国队又迎战卡塔尔队。只要这一场取得胜利,中国队还能以亚洲区第二名的身份进入世界杯决赛。满当当的活动室装满了人,也装满了大家的期望。同学们屏住呼吸观看比赛,马林终于在第76分钟的时候先入了一球,中国队取得了领先。谁也没预料到又遭遇了第二个“黑色三分钟”,在终场之前中国队被卡塔尔队连下了两城,中国队以1:2告负,无缘第十四届世界杯决赛。比赛结束,活动室一片混乱,除大喊大叫大骂之外,几个性子火爆的同学摔桌椅,甚至打烂了电视机。据说,后来学校勒令那几个毁坏公物的同学照价赔偿桌椅和电视机,但免于纪律处分。
1990年6月上旬,世界杯在意大利罗马隆重举行。临近毕业,我们没太多的功课,一心就在世界杯,但学院团委活动室不允许上课时间看电视。正好我们班有一位新调来的古汉语老师,他还单身,很好说话。他家有一台彩色电视机,班长厚着脸皮跟他要到了家门钥匙。我们要好的几个同学就成天泡在他家里看世界杯。椅子不够,大家就席地而坐。我们一边看,一边鼓掌喝彩,一边评论,弄得这位老师家整天不得安宁。这位老师有些腼腆,回到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笑笑。我们也没顾及他的感受,一直把他家当作了我们观看世界杯的公共欢乐场。
6月8日晚上八点,意大利世界杯隆重开幕。在开幕式直播上,让我们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外面多彩的世界。那豪华的体育馆,那人工草皮铺就的绿茵场,那炫丽的大型灯光秀,那旋律亢奋而又带有摇滚韵味的主题曲《意大利之夏》,我一直还铭记在心间。那一届世界杯,第一阶段的比赛直播我们一场也没落下。
三十多年过去,各队比赛情况多从记忆中淡出,但一些人和事没有忘怀。
那时,我们认识了著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他体育知识渊博,解说技艺精湛,准确、清晰、敏捷、明快,声情并茂,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口若悬河的解说使人如临其境,让人赏心悦目。甚至有人说“宋世雄的足球解说简直就是一种变相的催眠术”。记得他在解说足球比赛时,有一句十分经典:“绿茵场上,黑白相间的足球,一半是梦想,一半是运气。”这句解说词瞬间变成禅语变成哲理了。
那时,我们学到了足球世界一些知识。拉美足球叫桑巴舞艺术足球,传统代表强队有巴西、阿根廷。巴西有个球王叫贝利,是一个勇于战胜困而走向成功的励志人物。阿根廷有个球星叫马拉多拉,除球技精湛之外,靠手球幸运地为阿根队夺得十三届世界杯冠军,人称他的手为“上帝之手”。一场球赛中,他一个人能踢入三个球,叫做“上演帽子戏法”。非洲足球叫暴力足球,以力量、对抗为特征,比赛往往让人看得胆战心惊,也让人感到酣畅淋漓。
十四届世界杯开幕式结束后,首场比赛就是非洲的喀麦隆队迎战上届卫冕冠军阿根廷队。喀麦隆队凭借力量、速度和顽强的意志,以1:0击败由世界顶级明星马拉多拉率领的阿根廷队。进球的是三十八岁的米拉,他成了喀麦隆的民族英雄,国民送外号“米拉大叔”,他所居住的城市因此改名为“米拉城”。欧洲球队刚柔相济,强队云集,占领世界杯的“半壁江山”;亚洲球队要死不活,世界杯只能充当配角。
7月初,我们毕业从省城回到没电的山里,世界杯又远离了我们。7月底,世界杯进入半决赛,我在家实在呆不住了,终于想起了县城一个堂姐家有一台小黑白电视机,于是就带着农村的一些水果、蔬菜,到那个堂姐家蹭吃蹭睡蹭电视一个星期。堂姐不爱看电视,对我这个不速之客不怎么欢迎。堂姐哥还好,他理解我的爱好,自己放弃看电视,把电视机搬到一个小房间,让我个人在凌晨独享世界杯。为这事,工作后我还买了一条烟和几瓶酒专门上门感谢他。
接下来的两届世界杯,我都在没电的乡村工作,根本看不上电视,只能无奈错过。
2002年韩日世界杯,工作的学校刚好通电并安上了电视“锅盖”,又恰逢中国队以亚洲第一的身份杀入世界杯决赛。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刚当上校长的我,借来两台48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摆放操场,组织全校从学前班到初中共500多名师生观看了中国队与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现场直播。懵懵懂懂的学生看得目不转睛,跟着老师尖叫,跟着老师鼓掌,场面十分热烈。中国队最后虽然以0:1输给了哥斯达黎加中国队,但这次全校观看世界杯的活动,参与的师生应该留下永恒记忆。
2004年、2008年两届世界杯,我因忙于学校管理的一些工作,只在有空时偶尔看上一两场,没什么印象了。
2010年、2014年的世界杯,都碰到我参加高考评卷。我们住的是学生宿舍,没有电视看。我们就到有电视的小商店里,买一包小吃,外加一瓶啤酒,冠冕堂皇的蹭起电视,津津有味地享受世界杯。
2018年世界杯,我辞去学校中层领导职务,又正值拿完毕业班,高考结束无事可做,就安然地躺在大房子里的沙发上,尽情地享受世界杯的激情。但对这一届世界杯,我记忆里是一片空白。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前,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则消息:120万球迷将到达中国修建的机场,并从中国建造的酒店出发,乘坐中国制造的1500辆新能源客车,沿着中国修筑的公路,前往中国公司用中国工程机械打造的豪华体育场。他们将身穿中国生产的球衣,挥动中国生产的彩旗,吹响中国制造的喇叭,购买商店里的中国商品,看到中国赞助商的广告,使用中国华为公司提供的移动信号,房间里用着中国格力生产的空调,手机里充中国光伏电站的电,就连喝的水也来自中国葛州坝集团建造的战略蓄水池。这届世界杯唯一与中国无关的,是在球场上踢球的32支国家队。
于是,我又观看了每一场足球赛的现场直播,回想起了那些年,那些关于世界杯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