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空城别酸了加拿大足球的经验咱
3月底的多伦多小雪纷飞,甚至连“咋暖还寒时候”都算不上。但热情似火的加拿大球迷们都似乎忘记了温度,已经迫不及待想看枫叶军团在卡塔尔世界杯上的表现。
今天凌晨,36年无缘世界杯的加拿大队4-0横扫牙买加,成为了加勒比海及中北美地区第一支出线的球队。要知道,仅仅六年之前,加拿大男足国际足联排名第117名,而中国男足排名第82名,现在加拿大咸鱼翻身杀入世界杯,这无疑让我们中国球迷“酸”了一把。
国足早已无缘世界杯了,对阿曼的最后一场比赛只是荣誉之战。世界排名蹿升到第33位的加拿大队早已通过多年的努力,已非“吴下阿蒙”。
好了,现在又有这样一种论调:中国足球学加拿大是不是可以打进世界杯?
先亮出我的结论:别酸了!加拿大足球的经验咱学不了!
01 加拿大的成功经验,说出来谁都懂加拿大足球的成功经验,说起来很简单,每个中国球迷吐槽中国足球时都会说这些:
第一,积累足球人口。加拿大有三千万人口,与中国比这只是一个中等省份的数量级(跟黑龙江省差不多),但加拿大国内各级1200个俱乐部中,有将近100万人注册,这样的数字相当恐怖,按照这个比例中国会有将近470万足球注册人口。而根据中国足协的统计资料,中国的注册球员只有5万左右,呵呵了。
第二,打造健康联赛。足球人口多,但是没有一个健康的职业联赛体系,大家只能自娱自乐,庞大的注册球员基础,换来的却是人才被挖,国家队战绩长期低迷。加拿大国内受英国影响较大,业余足球联赛发展迅猛,但是缺乏上升机制,留不住人才。举个例子吧,当年效力过拜仁、曼联的英格兰国脚哈格里夫斯就是出生在加拿大,而最终他选择了为别的国家效力。
起初,加拿大球队多伦多FC、温哥华白浪、蒙特利尔冲击选择加入美国足球大联盟,用借鸡生蛋的方式培养自己的球员,但是这样不可能真正激发出加拿大大量人口基数的能量。
于是,在2017年5月,加拿大足总的会员大会全票通过了“成立加拿大超级足球联赛”的决议,不到两年由8支球队组成的职业联赛就开始“搭台唱戏”了,职业足球有效整合国内足球资源的发动机,职业联赛能让诸多优质的加拿大球员获得展现和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将青年梯队建设正规化,为正规的青训打下了基础。
这里多说一句,加拿大足球联赛培养出的人才都被输出到了欧洲联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力。
第三,用青训发现、留住人才。在职业联赛体系之下,加拿大青训体系也构建起来了,最重要的做法就是以过去业余的国内青少年足球比赛为基础,再加以规范化引导,让小孩子有球踢、有机会踢、有平台展示自己,这样才能让球探去发现人才,不让任何一名充满潜力的天才小将被忽视和错过。
得益于完善的青训体系,拜仁边后卫阿方索-戴维斯、在法甲射手榜名列前茅的的乔纳森-戴维、效力于土耳其贝西克塔斯的拉林,以及一大群拥有牙买加后裔球员都是加拿大足球体系中筛选出的佼佼者。
第四,知人善任。加拿大足球的崛起,必须感谢现任国家队主教练赫德曼,这位带领加拿大女足取得成功的英格兰教头,在接手加拿大男足后被给予充分信任,加足总不仅让赫德曼接过了国家队的教鞭,甚至把国青队一并交给了他。
在昔日的足球荒漠,赫德曼的才学迅速展现了出来,在技战术层面全面向欧洲靠拢,并且保持国青队与国家队战术一致,提高球员们的战术适应性。同时他也为,加拿大青训体系得到重建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像极了特鲁西埃在日本做的事情。
02 中国足球学不了这些加拿大足球的成功之道,大概是上述这些,都是大家都清楚的手段、措施。
但是这跟减肥一样,“管住嘴、迈开腿”的金科玉律谁都知道,可是能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不知道别的国家能不能做到,中国足球想做到上述一切很难。
咱们一项一项来看。
足球人口这个事儿是老生常谈了,现在的小朋友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娱乐方式,真正愿意踢足球的并不是太多,这样就导致了以踢球为乐的孩子变少了。至于注册足球人口那是更少了,足球这条路并不好走、成材率太低,家长要么没时间、没精力,要么经济条件不允许。
在北上广深小朋友踢一场球(场地费、教练费)的成本可能在300块钱左右,会给低收入家庭造成极大压力;中小城市价格虽然低,但是教练的水平有限,展现出小球员天赋的机会也不多。
关于联赛,现在中超更是跌入冰点。“房地产联赛”的黄金时期,中超也曾红极一时,号称第六大联赛,但是这种投入极大、产出极低的联赛是很难持续的。
新冠疫情让很多问题更快地暴露,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就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而在金元足球的虚热中催高了从业者的收入,增加了投入的成本。
而疫情只是让这迷梦破灭的更快而已,或许中性化名称、限薪令只是给了大家一个冠冕堂皇的台阶,让降低投入或者转让都成为了可能性,从而大家也不得不冷静下来,去审视一下这十年来的疯狂:兴奋剂药效过去后,除了依旧疼痛的伤口外,还留下了空虚的灵魂。
足球人口、职业联赛都出问题了,青训能好得了么?中国也不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可能有那么多更擅长足球运动的移民后裔供我们选择,至于“知人善任”这件事,我更不多说什么,洋帅不行换土帅,土帅不行再换洋帅,呵呵了。
加拿大的成功,基层逻辑是他们完整执行了欧洲国家以市场化为主的足球发展之路,这得益于他们基本国情与欧洲相似,也得益于足总的持之以恒,也需要感谢天降猛男赫德曼。但归根结底,加拿大足球崛起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中国足球学这个、学那个,从来没有一个能学成的,加拿大我们也学不了。我们模仿照抄其他国家足球发展经验,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从东施效颦到邯郸学步,最终到削足适履……
当前,我们中国足球处在举国体制已放弃,市场化职业化问题重重的迷茫阶段,我们球迷可以永远支持中国足球,而当道诸公、足球从业者是不是该好好考虑一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