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宝宝被人养棍棒底下出孝子警惕孩子患
在小区里散步,偶尔会碰上三五个女人聚在一起聊天,大都是聊孩子、聊老公、聊婆媳关系。一日,其中一个女人有点愤懑地说:他们的大女儿都已经读高中了,她老公还像个孩子一样特别依赖她婆婆,像个巨婴一样。做什么事都要询问她婆婆的意见,她婆婆点过头,她老公才会放心大胆地去做,否则一直唯唯诺诺不敢行动。而且更夸张的是,她老公得了痔疮,还会扒下裤子让她婆婆检查,她婆婆看过,她老公才去看医生。
另一个女人说:你婆婆对她儿子这么依赖她,感到很满意。上次她散步时还跟别人分享,现在她儿子之所以听她的话,百般孝顺她,全靠她从小对他特别严厉和控制。她儿子小时候如果不按她的要求来做事,她会立马脱掉鞋子,用鞋底抽打他,她儿子如果跑了,她就追着打。她还特骄傲地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果然是有道理的。
我在旁边听着她们的谈论,暗自乍舌,这种看起来儿子对母亲很依赖,很孝顺的背后,其实像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被称为人质情结。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有好感,有依赖性,屈服暴虐,容易受感动。
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一个成年男子在小时候受到母亲近似于虐待的伤害,长大后反而对母亲更加亲近。因为他被打怕了,被洗脑了,被驯服了,被控制了。他内心深处一直渴望伤害过他的母亲能爱护他,关注到他。即使这名男人已经是一名高中生的父亲了,他仍然需要母亲爱的抱抱。
还有哪些行为也属于虐待?虐待,不单指肉体上的打骂,还有心灵上的摧残。
爸爸妈妈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侯,更加容易失控,更容易做出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
同事在辅导她上二年级的女儿数学,做一道加减应用题。同事先读了一遍,但她女儿没能理解题意。同事给她解释了一遍,她女儿仍然说“我不太明白”。这时候同事就开始有点火气了“这么简单,你都不明白,你怎么这么笨?”她女儿说“可是我真的不太明白你说的”。同事突然就像被点着了一样,有点大声地责骂起来“我看你就是只笨猪!这么简单都不理解,我不是给你解释过了吗!你怎么这么笨!我看你智商天生就是低!数学也是没指望了!过来!我告诉你解题思路!”等做完题,她女儿怯生生地说“妈妈,我还是不太明白这道题的意思。”同事火气还没有消下去“我不指望你能明白了!就知道看动画片!就知道玩!做作业的心思一点都没有!你可以滚开了!”
看,言语上的嘲笑、贬低、辱骂、责备,其实杀伤力一点不比“打”来得轻,也是虐待行为。
被打骂的孩子怎么样了?同事和“巨婴男”的妈妈都曾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的孩子怎么做事情很胆小的样子,放不开,不自信,不果断,让人觉得上不了场面。
其实同事的孩子因为还小,所以有时候还是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质疑她的妈妈“你怎么总是说我不对?不要再说了好吗?我知道该怎么办。”
可是“巨婴男”因为遭受的打骂时间太漫长,已经忘记思考自己的需求,为了避免得罪他的妈妈,避免再次遭到妈妈的打骂,他选择事事报备,事事顺从,变成了一个没主见的成年人。
该如何避免孩子没主见?1.爸爸妈妈最先要改变的是自己,控制好情绪再跟孩子沟通
这里有几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深呼吸:深深地吸一口气,尽量缓慢地把气缓缓吐出来。
·转移注意力:看周围的事情,心里默念出环境里的名字,如“白色的桌子,红色的花,透明的玻璃,圆形的时钟”等等。
·数数: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一直往上数,集中注意力,不要把数字数错了。
·运动:离开与孩子即将要争吵的地方,去快走、跑步、整理书柜、清洁家庭环境…让自己先动起来,放松下来。
2.需要明白,学习不是家长的面子
现在有一部分家长,很喜欢在朋友圈晒孩子背课文、写作业、才艺表演、获奖的名次和奖杯。几乎每天都要搭配着很励志的文字晒出来,用以证明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自己对孩子的用功有多自豪和骄傲。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满足家长的面子,家长就会变得很虚,很生气,好像孩子好好学习就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和攀比心。
3.做一遍要求孩子做的事
比如家长规定孩子一天背3篇课文、100个单词、一套试卷、一篇作文、不许玩游戏、不许看电视,用看书来放松休息。
满满当当的时间规划,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掐好了,只希望孩子将来出人头地,现在要吃得苦中苦。
那家长自己就试试看呐,降低要求,一天背一段美文、30个单词、一篇日记、不许玩游戏、不许追剧刷视频,用阅读来放松休息。
4.协调夫妻关系
都说不要丧偶式家庭教育,但是偏偏那么多爸爸当甩手掌柜。但凡老公稍微能够体恤一点老婆的辛苦,说一句“你辛苦了,多亏了你呀”,配合老婆拍一张美美的照片,洗个碗扫个地,做妻子的心情也会舒畅很多,引爆点也会低很多。
很多时候,当妈妈的很容易情绪失控,对孩子非打即骂,就是因为心里不平衡,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付出了还不讨好,把对老公的气撒到孩子身上。
结语孩子就像一块磁铁,不分好坏地吸收着你对待他的态度,有时候要把你带给他的负面情绪分离出去,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为了避免痛苦,孩子可能会把这种负面情绪一直藏在体内,压抑着自己,觉得不配得到好的。爸爸妈妈要注意筛选措辞和行为,不要把藏着恨的爱给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