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散养好吗鸡娃还没过时猪娃逐渐崛起
随着二胎家庭的放开,有一句话在逐渐流传:大宝照书养,二宝当猪养,这是很明显的不公平的家庭教育。
张女士今年37岁,和丈夫顺应国家的二胎政策顺利生下了二胎,夫妻两个人认为自己在教育大女儿的时候学习了很多的育儿知识和教育理念,对于二宝的教育非常得心应手。
所以从一开始张女士夫妇就没有考虑过教育二宝和教育大宝的差异性,只是觉得在对待大宝的时候过于严厉,压抑了孩子的性格,在教育二宝的时候,两个人要完美的避过这一个误区,结果却有些矫枉过正了。
当今社会的教育现状是被海淀区补习父母群带起来的"鸡娃"式教育受到了很大一个群体的父母的追捧,课外还要补课,放假也不能放松,给孩子不停的打鸡血,充知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漫画讲的就是鸡娃教育,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学完了高中的数学,家长觉得才上课,勉强可以拿出去和别的"鸡娃"孩子来比拼,当然了这群家长瞄准的目标也是非常远大的。
都说教育是随时都会进步的,现在已经有很多家长意识到了"鸡娃"教育的很多弊端,但是"鸡娃"教育还没有矫正过来,在一些二胎家庭或者气氛比较松散的家庭中又兴起了"猪娃"教育。
就和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女士夫妇两个一样,打着是要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和自我动手能力的旗号,对孩子完全进行散养,让孩子完全放飞自我,肆意发展,这种事孩子也轻松了,父母也开心了,大家皆大欢喜。
可是这样纯粹的"猪娃"教育其实是一种为了逃避父母应尽的教育责任而选择放纵孩子的一种错误教育方式,它存在很多弊端。
随波逐流的"猪娃教育"弊端1、 老人带孩子溺爱中长大
有些家庭养育一个孩子都有点费劲,又生了二宝,害怕两个孩子闹矛盾加上父母也顾不过来,就会把二宝或者大宝送去给家里的老人带。
隔代亲的影响有多大,真的是体会过得人才知道,爷爷奶奶娇宠一个孩子,什么好吃的都给孩子留着,什么珍贵都是给孩子的。
对于孙子老人一般是舍不得严格要求的,吃饭追着孩子满院子跑,睡觉抱着孩子睡,溺爱的不得了。
过年的时候去大伯家做客,小侄子今年刚满一岁半,每天中午有一个睡觉,每次都是大伯大伯母抱着他睡,从醒着一直哄睡着,都是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左胳膊麻了换右胳膊,把孙子亲了又亲。
老人带孩子很辛苦,体力跟不上,心力更跟不上,上大学的时候完成作业去一个奶奶家拍剪纸,奶奶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孙女。
四月的天气我们还穿着外套和衬衫,奶奶已经换上了短袖,抱着孙女汗如雨下非常辛苦。可是到最后孩子在成长期应该经历的一些挫折和教育并没有得到。
2、 让孩子随波逐流放飞自我
小的时候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从小我就很羡慕她,学习父母从来没有要求必须考到多少名,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部,辣条可乐想吃什么吃什么,每次去她家里玩都格外放松。
只要不会把房子炸了她爸爸妈妈就不会进来说我们,可是后来上了同一所初中,住在同一个托教所以后,我才发现她会经常逃课出去玩,乱吃一些垃圾食品经常胃疼,并且很快就被学校发现辍学,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
早早的就组建了家庭,离开了学校和父母的教育才知道这些事多么珍贵的东西,如果她父母在发现她逃学的第一天就训斥她,在她乱吃垃圾食品的第一次就教育她,那么我想她有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种人生了。
而在他们家她父母是着重培养她的弟弟,他们认为只有她弟弟以后才会给家里争光,女儿早早嫁人也好,没有大的指望所以从小也就是放养的,不会多做管教。
你说我的那个青梅竹马不聪明吗?我记得她写得一手好字,数学也很厉害,英语也比我强,孩子很聪明,可是父母从一开始就没有对她抱有大的希望,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对父母的态度也会很清楚。
孩子可以读得懂父母放纵自己的一切,从学习到生活,哪怕自己生活的并不是那么上进积极,孩子慢慢就会沉浸其中,因为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一直觉得父母是认可自己的这种行为的。
3、 无条件娇惯和孩子统一战线
初中的时候和院子里一个男孩坐同桌,刚开始觉得他妈妈很温柔,很关心他,到后来熟悉了才发现他妈妈简直是爱的没有底线,太疯狂了。
每个周一的早晨我去叫他上学,都可以听见他妈妈在哄着让他起床,一般是哄不起来的,所以等一会我就走了。
等到学校没一会他妈妈的电话就打给老师了,她儿子早上起来生病了要请个假暂时去不了学校了,老师心知肚明。
就会凑过来问我你同桌是不是家庭作业又没写完,我好几次发现他的作业不是他自己写的,也不像你的笔迹,你知道什么情况吗?
我知道是他妈妈帮他写的但是我不敢告诉老师,他今天请假的原因就是他妈妈没有帮他写作业所以他不想来学校。
不论对错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帮着孩子蒙骗老师,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是害了孩子,让孩子已经习惯了被父母娇惯,被父母安排一切。
这样把孩子当猪一样的放养娇惯,就算现在能照顾得了孩子一时,以后还能照顾一辈子吗?
这种散养是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锻炼孩子的自我动手能力吗?并不是,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变相的残害。
真正对孩子负责的父母应该是这样做的1、 给孩子划定散养范围
散养并不是让孩子完全放飞自我,而是给孩子一个界限,那些是不能碰的,哪些是不能去沾染的,给孩子心里树立一个标杆。
我出去玩可以,我通宵打游戏也可以,但是我不能去赌博,不能去酒吧,不能打架,不能欺负别人,不能逃课,我的放飞自我建立在我完成父母每天给我的任务之下,任务目标完成了我就可以痛快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2、 孩子尽量自己带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尽量不要给老人增添负担,并且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把孩子放到老人身边,远离了父母孩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有遗憾的。
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二胎家庭里一碗水端平,大宝照着书教,二宝也同样照着书养,对待孩子宽严并济,不偏袒,不苛刻,对两个孩子因材施教,尽父母的义务和责任,让孩子走不同的拥有同样美好积极的将来。
3、 按照科学的成长轨迹帮助孩子成长
不要娇惯孩子,父母是永远没办法和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因为大人和孩子需要考虑的事情永远是不一样的点,面对一碗米饭,孩子是考虑好吃吗,家长是考虑顶饱吗?
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几岁可以开始学着独立做一些家务或者其他事情了,几岁可以自己吃饭上学了。几岁可以自己管理零花钱了,都是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
不要让孩子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个辅导班到那个补习机构,放假早上六点起床一天要做几套卷子,小学就要学完高中课程,没必要。
更不要把孩子当猪一样来养,只管吃饭睡觉不管膘,更不要把孩子养的好吃懒做,随波逐流,从小到大做事都没有计划和责任心,更不要提自主意识和自我动手能力了。
一碗水端平,教育孩子因材施教,宽严并济,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情况去展开教育计划,承担父母应尽的教育义务和责任。
真正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动手能力并不是让孩子去根据自己的爱好随便发展,我们平常在路边见到的好看的树,哪一棵没有经过园林工人的修剪。
一棵树从幼苗长成大树,每年都要经过修剪和打理,对于一些外形不够端庄的树,工人甚至要用些手段去强行干涉它的长势。
如果歪了就用绳子或者别的东西拉住或者顶住,直到矫正过来让它可以一直长成参天大树为止,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