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勒松旅游奥勒松漂浮在峡湾中的清新小城
我的挪威第一站不是奥斯陆、卑尔根这样的大城市,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奥勒松,说是小城也许冤枉了,挪威本来就没几个‘大’城市,估计有几万人口的奥勒松至少能排进前十。这座小城却是进入盖朗厄尔峡湾的必经之路,很多来挪威的旅游者都是通过这座门户开始探访挪威最神秘的峡湾。
奥勒松位于北海之边,斯图尔峡湾将小城紧紧环抱,坐落在三座小岛之上的小城在峡湾的臂弯中显得风姿卓越。与后来走过的挪威城市相比,奥勒松绝对是最清新宁静的一个,甚至有些不像挪威的城市,20世纪初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小城付之一炬,火灾之后,德国对奥勒松的重建伸出了援助之手,不过条件就是建筑要采用当时德国盛行的“新艺术风格”。所以现在我们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北欧常见的小木屋,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明快的砖石建筑。
夏季的时候很多人乘坐豪华邮轮来到奥勒松,然后继续船游盖朗厄尔峡湾。我们来时已经接近旅游季的尾声,很多旅游设施都关闭了,最后选择了北欧航空的飞机直接从哥本哈根飞了过来。现在还在庆幸这个选择,在空中看到了最壮阔大气的峡湾。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有眼,在哥本哈根那几天总是阴雨绵绵,没想到飞机快到奥勒松时天空却格外晴朗,这大概是我们这趟行程中最好的天气了。窗外第一眼峡湾和雪山就惊艳了,其实在这之前我对峡湾没什么概念,觉得也就是大河大沟之类的东西,在空中俯瞰时才真正感觉到自然的伟大,海水通过低洼的地段倒灌进陆地,雄伟的雪山环绕四周,形成了这种壮观的地质现象。后来无论是乘船在峡湾中航行,还是站在布道石上俯视峡湾,都没有这次在飞机上有视觉冲击。
小岛仿佛被峡湾切割得零零星星,密密麻麻的房子散布在岛上,与海平面几乎平行,真的很担心一旦水位上涨会不会出现被淹没的情况。
从空中看奥勒松就像漂浮在峡湾中的几片叶子,仿佛一阵洪流就会把他们卷入远处的大海。外观上其实有点像东南亚海边的一些小渔村,但建筑比渔村那些茅草屋要强太多了。
我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好像从没听说过挪威发大水受灾的新闻,从空中看山清水秀,很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
我在奥勒松只有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晚上8点就要坐长途车赶往下一站。但还是用这短短的时间欣赏了这座童话般的小城。机场离市中心码头也就20分钟车程,大部分人都是坐机场大巴进城,好像在机场一辆出租都没看到。
市中心是我在网上看了无数遍的地方,水边那些彩色的小房子几乎就是奥勒松的标志,弯弯曲曲的水路分割了街区,游艇在停泊在水中,阳光灿烂,天蓝得都不真实。
房子外观都很朴实,但在水中的倒影异常通透,清澈的水面光影斑斓,那一刻真的觉得太惊艳了,普普通通的阳光、空气和水才是童话中最重要的元素,住在这房子里的人真是太幸福了。
街道可以用一尘不染来形容,来自污染重灾区的我们,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纯净的空气。
拥抱着蓝天白云和温软的阳光。
本地的居民也抓紧机会在草坪上享受着美妙的北欧夏天。后来发现这里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了,其他很多地方连个人影都没。
传说中的“新艺术风格”建筑,简洁干净。
这种厚重色彩的房子并不多,照片里几乎找不到。
我们顺着山势走向小城深处,阿克斯拉山是欣赏奥勒松全貌的最佳地点,也不需要什么地图,冲着山顶走就好了。
半山腰看到的奥勒松,建筑和街道都方方正正,规划的井井有条,有点像积木搭出的玩具之城。
山顶上看到对面的小岛,应该就是奥勒松三座岛屿中的一座。
时值日落时分,但天空云层太厚,太阳早就躲到了云层之后,所以光线不是太好。夕阳下的奥勒松,安详的飘在宁静的水面之上,如果不是偶尔有邮轮经过,真像一幅静止的画卷。
长焦拍的城市近景,我们刚才就站在黄色房子对岸的水边。一路走一路拍,一两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山的一面面朝大海,应该是峡湾通往广袤的大西洋
另一面则面对巍峨的雪山,有山有水的生活似神仙。
下山时在城里看到个房产中介,城里的house一般价格在三、四百万人民币,跟北京上海一套公寓价格差不多,如果按挪威人的收入水平应该不算太贵,但不知中国人如果在这里生活会不会觉得“好山好水好无聊”。
下山途中太阳终于从云层中露了一小脸,让清新的小城有了点温暖的感觉。
我们要继续赶路,只能恋恋不舍离开这座魅力十足的小城,看挪威旅游局网站奥勒松附近有座鸟岛,另外钓鱼,徒步,出海也是当地比较受欢迎的活动,只能期待以后有机会来体验了。
出发前太阳终于落山,远处的天空被染成红色,此刻如果还在阿克斯拉山,一定能看到最美的奥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