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平里五区老房装修老旧小区改完啥样怕
在和平里街道小黄庄社区,有一个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小区——大龙公寓。基础设施老旧、楼体外墙保温效果差、上下水管时常堵塞……针对这些问题,和平里街道今年4月启动大龙公寓老旧小区改造,创新提出打造“居民样板间”的改造模式,让改造成功的居民“现身说法”带动其他居民,并全程与居民的需求“同频共振”,让居民的“需求清单”变成了“满意清单”,把老旧小区“改”到了居民心坎上。
社区居民参观“居民样板间”的改造成果。
老街坊家成“样板间”“我家才装修完不久,你们入户改造,我不就白装修了!”“我都70多岁了,现在用着没问题就行了,不想再折腾了!”“这个房子我就租一两年,不想让改造影响我的生活!”改造之初,这项出发点是让居民生活更便利的工程,并没有得到全体居民认可。
社区搭建“开放空间”沟通议事平台。
为此,街道、社区搭建起“开放空间”沟通议事平台,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使得沟通更直接、便捷。同时,成立“议起来”美颜家园志愿者服务队,让居民充当“讲解员”,推动改造工程得到居民认可。
经过现场调研,街道创新提出打造“居民样板间”的改造模式。“我家可以做‘样板间’。”小黄庄社区的一位老党员了解改造流程和设计方案后,主动提出将自家作为“样板间”,让其他居民通过参观直观感受到改造的好处。
“样板间”居民家的暖气管道和上下水管改造完毕,从外表上看,室内的装修完好无损。随着“居民样板间”的改造完成,街道、社区设立“公众开放日”,组织尚有疑虑的居民参观样板间、集中答疑。老邻居也主动参与到宣传讲解的队伍中,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上下水管道施工前后对比图。
群众“点单”政府“供餐”如何把老旧小区“改”到居民心坎上?经过前期问卷调查,大龙公寓居民最关心的改造项目包括:住宅楼主体的节能改造、楼内公共区域整治、无障碍设施完善、消防设施配备、上下水和采暖主管线更换等;室外公共区域的破损道路修补、公共设备维护养护、自行车及杂物清理、活动场地改造、信报箱更新、自行车棚增设、绿化补建等。
社区上下水管道改造议事会。
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要考虑提供什么。为了做好群众“点单”后的政府“供餐”,街道针对小区2号楼和3号楼的不同情况,依托专业设计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同时,征集“金点子”,在“改什么”的基础上,确定“怎么改”,针对居民的诉求优化升级改造方案。
有居民提出改造大龙公寓花园绿地景观、增加小区绿化及花卉种植的心愿,街道请来设计人员根据绿地内现有植物及后期补植的部分品种,对花园园林价值进行分析,打造居民身边的“科普小花园”。
绿地景观设计图及成品示意图。
居民疑问专业答改造进行了两个多月,一位居民提出问题——改造后的管道为何比改造前更细了?
面对有些居民的疑问,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请来工程监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规划师等专业人员,通过手绘设计图,就两种管道的优劣点、一层横干管改造、下水管使用寿命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施工单位还向居民展示了施工图,针对上下水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上下水执行政策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讲解。经过多方细致、耐心的讲解,居民最终对上下水改造表示了认可。
改造施工时对居民家中设施进行妥善保护。
目前,大龙公寓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和平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想要实现老旧小区‘一次改造,长久保持’,必须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未来,大龙公寓将持续营造干净、整洁、安宁、和谐、有序的居住环境,让居民切身体会到民生工程给他们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字:王慧雯
图片:和平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