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耳机维修职业性减压病噪音损伤不容忽视
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2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
记者从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大连市职业病防治院)获悉,2023年和2022年相比,大连劳动者体检数量持平,其中接触噪声和粉尘的劳动者人数较多,接尘者体检异常率有所下降,接噪者体检异常率有所上升。2023年确诊职业病例数较2022年增多,以职业性减压病为主。
职业性减压病增加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于洋介绍,减压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不当,外界压力降低幅度过大、速度过快,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潜水作业、沉箱作业、隧道作业、特殊的高空飞行、高压氧舱等,如果没有遵守减压规定,可以出现氮气泡压迫或血管栓塞症状,导致减压病。
大连地区海洋资源丰富,海水养殖和捕捞业作为大连市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生产规模庞大,从业人员众多。目前,职业性减压病已成为大连市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病种。
4月25日,我国目前首个针对海水捕捞潜水作业人员职业病预防控制的地方性标准化规范《自携式空气潜水作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DB2102/T 0119-2024)》实施,这将为给大连市海水捕捞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明确的制度保障,通过标准化规范潜水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工作,降低急慢性职业性减压病的发病率,延长潜水作业人员的职业寿命。
预防噪声损害,噪声岗位需佩戴耳塞或耳罩
医生介绍,噪声是一种在频率和强度上毫无规律、随机组合的声音。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噪声或生产性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娱乐性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心理学上,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使人感到厌烦、不需要或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也称为噪声。
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主要健康危害是听觉系统受损,表现为以高频段听力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噪声对听力影响的程度主要与其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当出现了听觉疲劳的情况,需要及时让耳朵和大脑休息一下,否则这种暂时性出现的听力阈值下降,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听力损失。长期接触噪声也会对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一定影响。提醒,预防噪声伤害,要控制噪声源,阻隔噪声传播。从事相关工作的劳动者要佩戴耳塞或耳罩,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等。(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