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中兴街维修加固如何更好地保护湛江历史
工作人员对湛江市名址牌匾进行修复。记者 欧阳泽 摄
连日来,湛江晚报对“43军渡海作战指挥部旧址(宁园)”的保护问题进行了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以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4月15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热心市民,请他们畅所欲言,为宁园以及其他湛江历史建筑、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地方名址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专家学者
贯彻落实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依法协商共同保护适当开放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文物、古迹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过程中,雷州半岛留下了丰富的特色建筑。历史建筑文化艺术在我们当下追求的“美好城市”目标中,意味着什么?其中,宁园所在的赤坎是一个“仍然生活着”的老城区标本,抚今追昔,其将留下怎样的故事?
“《湛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已于201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出台和实施旨在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人文风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景东升教授建议,各方要认真贯彻和落实该《条例》。历史建筑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让相关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要加大在市民中的宣传力度,让大众认识和了解该条例,感受到对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并能自发去予以关注和监督。
《湛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主要依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保护和管理职责、经费保障、历史建筑的确定条件,保护名录的确定和调整程序,历史建筑保护标志、预先保护等相关内容。在规定了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档案、建设活动要求,保护责任人制度,历史建筑围护修缮和利用等内容的同时,对违反历史建筑保护的行为设定了处罚,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标志着湛江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及管理进入了法治化轨道。
针对宁园此类既是私产(住宅),又是文物、革命旧址、地方名址的情况,景东升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和业主协商,达成一定协议,例如补偿业主相关资金,满足业主相关需求,以达到共同保护的目的,避免出现业主没有修缮能力和资金而造成文物被破坏等问题。
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谢东建议,可以让政府部门和一些高校或者研究团队合作,组织第三方力量对不可移动文物、名址进行维修维护和研究挖掘。还可以动员有实际困难的名址产权拥有者把房子捐赠给政府。如果像宁园那种想要继续做成私人纪念馆的,就依法保护、保留业主的权益,但同时也可以协商和政府部门合作,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基础上适当开放。
湛江籍“90后”历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主编吴子祺认为:“湛江老街、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和开发还是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很广阔。建议政府应对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制定细则和整体规划,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以促进社会力量的投入和积极参与。”
专家们还认为,在智能新时代,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地方名址保护的网络信息推送,与时俱进地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形式,让“互联网+”使更多公众能够及时便利地获得历史建筑、地方名址保护方面的资讯。
湛江“地胆”
对现存革命历史旧址统一规划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修复方案
湛江晚报资深通讯员、被誉为湛江“地胆”的霍自强表示:宁园牌匾上字迹脱落一事,暴露出在历史建筑、革命文物管理上的不到位。他说,湛江还有几处革命历史旧址,例如赤坎中兴街(旧称新街头)130号(大革命时期中共南路特委机关旧址),和平路(旧称龙总督路、龙光路)30号“长发庄”(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南路特委机关联络站旧址),中华路(旧称药房街)的大中酒店(解放海南岛南路支前司令部),目前也存在缺乏有效管理的问题。
就此他建议,借庆祝建党百年的东风,对市区现存的革命历史旧址统一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修复方案。例如可根据各革命历史旧址的实际情况,把有条件的旧址统一辟为纪念馆,并相应处理好各旧址的产权问题。属公房产权的旧址交专责单位统一管理,旧址属私人产权则应与业主协商,通过征用转为公产;或通过租用和与业主合作等途径,将其辟为纪念馆。如“长发庄”这个旧址就可以与业主方协商,把附近几间商铺一起租用,辟为“中共南路特委机关纪念馆”。而“大中酒店”旧址是市总工会物业,现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这里可调整部分用房为纪念馆使用。
统一把市区各革命历史旧址整合捆绑起来后,形成红色旅游路线,扩大湛江革命历史应有的宣传效应和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湛江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展和蔓延导致部分历史建筑损毁,一些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各革命历史旧址相应位置安装监控设施,对旧址进行控制性保护。建议把革命历史旧址都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四野子弟
革命历史旧址应加以保护与适当利用
才能更好宣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看了宁园牌匾字迹脱落的报道后,我很吃惊,第一时间去到现场,还把这条消息转发到了朋友圈,大家都很重视。”祖籍山西的马东娜是在湛江土生土长的四野子弟,具有深厚的红色情怀,2015年退休后,一直从事宣传革命历史与传承红色基因的公益志愿工作,后又加入了“湛江市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研究会”,积极参加与渡海战役历史研究和各类志愿活动。
马东娜表示,宁园是当年的43军渡海作战指挥部,属于革命历史旧址。既然是革命历史旧址,理应加以保护与适当地利用,才能更好地宣传革命历史和传承红色基因,“去年我们‘湛江市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研究会’想进宁园参观,也吃了‘闭门羹’。”
马东娜呼吁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革命旧址保护的力度,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