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程维修价格标准维修天价男子车祸撞毁
网友近日爆料,修复4块市政道路路沿石被开价近1万元人民币,勾起了公众对"天价修路费"的愤怒与不解。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定价的乱象问题。
据了解,类似"天价修缮费"的投诉在社会上并不鲜见。去年四川宜宾就发生过一起驾驶员撞坏15米公路护栏,被赔偿高达10多万元的事件,其中竟包括2万元材料运费、3万元工期损失费等天价项目。
经媒体曝光,最终双方同意将赔偿金额降至约1万元。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天价账单"暴露出城市基建修缮定价的系统性乱象:缺乏透明度、规范程序、监管力度。定价权过度集中,缺乏第三方评估,主管部门可以任意唱价。行业人士评论说,泛滥的低价中标加之极个别项目的"天价单价",也助长了恶性竞争。
针对路沿石被开近1万元价码一事,有业内人士分析,实际成本应远低于此。按照工程定额,花岗岩路沿石的综合单价约为每米102元,包含材料费、基础垫层和安装费用。
就算考虑转角路沿石需要定制半径的额外费用,加上运输人工费,10米长度最多也就1000-2000元左右。
与市政部门开出的近万元报价形成巨大反差。
这种定价"黑箱"操作严重侵害了公众权益,也损害了公众对公共资源管理的信任。民众用勤劳付出换来的血汗钱,不应被不合理的过高收费"腰斩"。
公众有权了解公共资源维修的真实成本构成和合理标准。
有专家指出,解决之道是建立透明、统一、公正的定价体系。要公布固定维修价格目录,明确审批流程,公示合理收费项目标准。
政府须承担起应有的监管职责,建立专门定价评估机构,推行定价公示制,吸收公众意见,实现多方监督。
只有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公众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行业秩序才能重新规范。
对此,网友们也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遇到的"天价修路费"糗事,有网友认为过高定价根源在于缺乏监管,也有网友提议可以引入社会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总的来说,大家都希望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基建定价的乱象,还公众一个透明合理的收费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关乎民生民计,修缮维护刻不容缓,但暴利定价无疑会加重民众负担,破坏市场秩序。
在追求民生幸福的道路上,理顺基建定价秩序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也是维护公平正义、赢得百姓信任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