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活常识大全危机边缘先来了解一下台湾
基本常识1. 台湾海峡是位于闽、台两省间的海域,是连接东海与南海的水道。其南、北界限的划分不尽一致。南界常有二种划分,自台湾岛猫鼻头(有鹅銮鼻之说)至东山岛或南澳岛(还有认为福建与广东两省海岸交界处,或福建的诏安头)。北界常有三种划法,自台湾岛北端富贵角至福建连江北茭(黄歧半岛北茭咀),或至闽江口或至平潭岛(海坛岛)北端痒角。
2. 台湾海峡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平均宽度有200千米。平均深度约74米。
3.台湾海峡处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地形起伏不平。海峡位于亚热带、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受黑潮影响,海峡水温较高,盐度和透明度较大、风浪较大。 常有地震和台风灾害。
4.由于台湾海峡两岸都是中国领土,且海峡宽度在200海里以下,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台湾海峡水域除了两岸12海里以内的“领海”外,大部分为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台湾海峡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渔场之一。鲯、鲔和鲨为这里三大渔产。海峡底部富集油气资源,还有钛铁、磁铁、金红石、独居石和锆石等矿,品位高,储量大。
是我国内海?我国政府于 1996 年公布了大陆沿海基线,在台湾海峡西岸以东引岛、东沙岛、牛山岛等为基点划定基线,依据该基线向海峡中心延伸的水域是领海、毗连区及专属经济区等。而若认定台湾海峡为“内水”,则必须是以跨越海峡方式划定我国基线,如此方可将台湾海峡及台湾岛完全涵盖入基线以内,但这显然与我国于 1996 年公布的沿海峡西岸的基线不符,故台湾海峡不是我国“内水”
——徐鹏、徐丽丽:《海洋法视角下台湾海峡与澎湖水道的通行制度》
因此,台湾海峡不是我国内海,这一点毋庸置疑。
是否为公海?台湾海峡宽度约为70-220海里,按我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我国以领海基线量起延至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那么台湾海峡只有超过400海里宽时,才可能出现国际公海。所以,台湾海峡内除我内水、领海、毗邻区(也可以看作专属经济区一部分)外,大部分水域属于我专属经济区,不存在公海。
通行原则?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穿过领海,要适用无害通过原则(这一点也有争议——即军舰是否享有无害通过权);穿过专属经济区,享有过境通行或者自由航行的权利。
但无论哪种情形,都要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本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与本部分不相抵触的法律和规章。即他国需受制于“适当考虑”原则与“和平目的”条款的限制。
由于沿海国主要是在专属经济区的自然资源方面享有主权权利,外国在资源开发科研方面(包括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需要经过事先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