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识一定有生活常识吗人生该有常识但生活
这是第400篇原创文章
道理就如题目所说,每个人生活、成长,融入社会,付出劳动,挣取收入,得到认可,都需要认识并且遵守生命的一些常识。
比如必须要有道德底线,比如应该要主动与人为善,比如遵守等价交换的潜规则,比如不可随意动用武力来巧取豪夺。
但是,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可以教会每一个人很好地过完一生,每个孩子来到这世上,是否能够拥有安全、幸福、快乐,最终都取决于他自己。
所以生活不能有定式,任何思维和认知都应该顺时而动、因势利导。
这篇只是来讲个小故事,是非对错,每个人应该自己品尝。
曾经有很多报道,大家都满腔热情地赞扬过一位叫做平老静的老者,有的人称他“平凡而伟大”。
这位老者当年在河北保定开一家肉包子铺,勉强够生活。因为家里周转不开,他拿了包金的镯子去当铺换钱,后来做生意有了余钱,就去当铺把镯子赎回来,结果当铺老板依据当票上的记载,给他赎回了一副真金的手镯。
老者回到家之后也没在意,只当祖传的物件保存,后来偶然发现镯子纯金,想起老父亲曾透露过那祖传的物件只是包金,就去当铺找到老板,要把金镯子还给人家。
这事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知道了老者是个实实在在的诚实人,都去他的铺子买包子,从此铺子就生意兴隆。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毕竟需要表扬的是老者诚实的优良品质,强调一下好人有好报的道理。
但生活不是戛然而止的,如果要听后续,我讲给你:
老者的儿子心疼父亲起早贪黑地做包子,整日里劳作,心里颇有些怨气,但是自小的教育让他无法指责父亲的行为。到年底的时候,儿子算了一笔账,发现这一年赚的钱,还不到金镯子的一半,三年之后,他们家所攒下的钱,也还是比不上当初那对金镯子的架子。
这位年轻人心里开始恍惚,诚实固然是一种好的品德,但看起来,诚实换来的生意兴隆,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足够多的回报。
有人要说诚实可以让人心理踏实,是不是默认了不诚实的人都会收到自己内心良知的潜质,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大概还需要观察下周边人的情况。
最后问每一位读者,可以自己想一想,诚实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不诚实,到底会损失什么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