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实验箱

新生儿疣状痣的病因疣状痣什么样

发表于:2023-08-17 17:01:14 来源:宏馨资讯

新生儿疣状痣的病因 疣状痣什么样

一、新生儿疣状痣是怎么回事

疣状痣是因表皮发育异常所致的皮肤良性肿瘤。通常在婴幼宝宝期发病,随年龄增大而增长,表现为密集的淡褐色丘疹,排列成线状,影响美观,而且常并发中枢系统疾病,如癫痫、精神发育迟缓等。可采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

疣状痣预后通常良好,并且有一部分疣状痣可以自行消失而无需治疗。治疗疣状痣可以选择手术,也可以选择外用药品以及口服药品。手术治疗疣状痣主要是将疣状痣引起的皮损部位以及皮损部位以下的真皮部分进行切除。目前手术治疗疣状痣简单而且有效,治疗过后不会复发。疣状痣有的情况下皮损部位比较大,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化学剥皮法进行治疗。

1比较大的疣状痣可以选择刮术或者是通过激光疗法加以治疗,另外冷冻疗法也适合于面积比较大的疣状痣。有的疣状痣恶变就可能特别大,对皮肤的损害比较严重,则是可以通过服用依曲替酯进行治疗。

2维A酸乳膏是一种外用药品,这种药品也可以用疣状痣的治疗。疣状痣总的来说是属于罕见皮肤病,不过这种病治疗起来不困难,甚至有不治而愈。疣状痣可以是因为遗传发病,也可以因为后天某些原因引起。

3这种病在儿童时期以及新生儿时期是比较常见的,发病率大约是千分之一左右,男女都有可能发病,此病导致的皮损部位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有时候会形成颗粒状的丘疹,有时候会线条状排列于皮肤表面。

二、疣状痣的症状

疣状痣又称表皮痣、单侧痣、角化痣、线状痣等,其临床表现是出生时即有的成片密集的疣状角化性增生,表面干燥粗糙。本病发展缓慢,不治疗可终身不退。通常出生后或婴幼儿时开始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四肢、躯干,极少数可演变成鳞状细胞癌。

1、皮损为成片密集的疣状丘疹、角质增厚,表面干燥粗糙,边界清楚,触之较校,大多条状排列,呈淡黄色、淡褐色至褐色。2、疣状痣常单侧发生,排列成线状,质较硬,损害表面较干净,不易出血。一些特殊部位外,他处也往往有同样皮疹。3、病史较长,外用药物疗效差。4、病理改变表皮呈不同程度的增生,主要是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以及棘层肥厚,基底层黑色素增多。5、无尖锐湿疣的空泡化细胞,病理鉴别较容易。

三、新生儿疣状痣的危害

疣状痣是一种先天性限局性表皮发育异常,表皮呈疣状增生为特点的表皮肿瘤.临床表现(一)限局型线状表皮痣常见于出生时,为单个线状皮损.由密集的乳头瘤样,过度角化性丘疹,连续或间断排列成条状隆起皮损.呈正常肤色,淡红,黄褐色至黑色,境界清楚,发生于头部,躯干或四肢的任何部位,一般只发生于身体的一侧,因此又称单侧痣.如发生于四肢多呈纵行线状或螺旋形排列;发生于躯干者呈横行带状或波纹状排列,但多不超过中线.皱襞部损害可浸渍发白,易受感染而产生臭味.侵犯指趾时,可致甲显著扭曲畸形和反复发生甲沟感染.粘膜亦可受累呈乳头状突起。不危害生命。

痣是局限性皮肤色素异常,可以出生就有,亦可后天发生。健康人皮肤上通常可找到15~20颗痣,这些痣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毋须治疗。但有些痣长在面部,影响了容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除去。常用的脱痣方法有以下几种:激光法、冷冻法、电灼法、扫斑机脱痣法和化学药剂脱痣法等。

四、疣状痣患者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种不同疗效和次数均有差别,色素性病变需重复治疗者,应间隔时间一般3~6个月,而血管性病变及脱毛一般应间隔1~2个月,特殊病例应遵医嘱。

2、治疗后,治疗区局部皮肤红、肿、结痂、脱痂的过程,一般时间7~10天,痂膜应让其自然脱落,以免引起疤痕。必要时可涂抹如喜疗妥等促其修复。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李彦

3、治疗后,可适当外涂抗菌素软膏如红霉素或氯霉素眼药水等1~2天。治疗区1周左右不接触水,保持局部干燥,有利于痂膜脱落和防止感染。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疤痕。

4、痂膜脱落前,治疗区应不进行皮肤护理,不化妆,不搓擦,不服用阿斯匹林类药物。不参加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后引起感染。

5、治疗区尽量避免阳光照射,否则会引起局部短暂性色素沉着。此外,也有极少数患者激光治疗后,局部会发生短暂性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这些短暂性色素改变均会逐渐恢复正常,恢复时间约1~3个月,个别可达9个月甚至更长。

6、需重复治疗者,应按时复诊,超前或延迟治疗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凡超过六个月来复诊者,每次均加收开机费或不享受优惠。

全国流通经济官网

商品与质量期刊

现代商业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