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活常识的目的和意义常识是一种认知
常识,通常指社会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
日常生活中听到常识二个字,可能大家都会脱口而出说:哦,我知道。但行动时却未必能按常识办事,这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常识的成语,这些成语言简意赅,饱含哲理。有些是表述遵守常识的成语,比如熟能生巧,厚积薄发,水滴石穿等;有些是表述违背常识的成语,比如物极必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些成语内容虽简,但意义深刻。它揭示了我们做事应遵循基本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违反规律则将遭到惩罚或失败。
遵循规律的事例,比如孰能生巧的故事。
《卖油翁》有言:陈康肃善射,发矢十中八九,亦以此自矜。卖油翁曰:“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因果规律:“熟”是因,“巧”是果!一个人想拥有高超的“技巧”,就必须刻苦训练,达到娴熟的境界,才能生“巧”,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所以,日常生活中想投机取巧的人,最终的结果都将事与愿违,一无所获。
违背规律的现象,比如急功近利的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于西汉著名哲学家董仲舒与胶西王的对话: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意思是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做违背规律的事,结果导致各种问题发生:
比如我们急于发展经济,大量消耗各种资源,导致环境被严重污染和破坏!
比如我们希望小孩早日成才,给小孩上各种补习班,导致小孩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足,身体素质严重变差。
比如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追求快速发展,无视市场规律,奉行“高负债、高周转”的策略,疯狂扩张,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事件频发,小则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大则可能危害国家金融安全。
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这些教训都是很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