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妈生活小常识兵妈的唠叨是青年部队成长的
每个人的一生,无论走出多远,都忘不了母亲的“唠叨”。它陪伴每一名孩子从少年到青年然后到中年,当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回头看”,会发现被“唠叨”是一种幸福。
前段时间看过山东泰安一位85岁的方女士教育儿子饮酒晚归的小视频,这位老人一直在不停地教训他的孩子,这位受教育的老人一脸笑容,尽管他已经60多岁,这是一种“唠叨”,但更是一种幸福。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能有老母亲在身后不厌其烦地“唠叨”,这应该是世间最幸运的事。
少时不知“唠叨美”。在“如花”一般的年龄,父母的唠叨可能会让青年人心里最抵触甚至厌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当我们再回头来看待这份唠叨,带有追忆,更多的可能带有一份甘甜。
青年在当兵后,其实是需要“唠叨”的,而且这有可能成为青年在部队成长的最大“助力”
兵妈的唠叨,深藏着对孩子的思念与牵挂,更利于孩子在部队的成长
当兵的青年年龄都不大,很多人正处在最怕被唠叨的阶段,他们很害怕凡事被兵妈唠叨,即便当兵远行也是如此,但正是在兵妈不断的唠叨中,能真切感觉到家的牵挂。这会经历一个从抵触到想念再到怀念的过程。
记得我当年当兵离家时,也带有这样的心理,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庆幸,终于不用被母亲所唠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年龄的越来越大,才发现原来母亲的唠叨,竟是如此的温暖。
所以兵妈不要怕唠叨会被孩子烦,即使他现在不能理解,将来也肯定能够领悟唠叨的意义。而且,看似满不在乎的背后,总会夜深人静或在一个人独处时,这些唠叨的话,会慢慢地渗进心里,笑容映在脸上。
家是当兵人部队成长的最大动力,从母亲的唠叨中尽显温暖与感动。而且当面对事情时,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会很自然地显现出唠叨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兵妈的唠叨,其实更利于孩子在部队的成长。
兵妈的唠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在部队成长的高度。
当兵后,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能具备很强的“自控力”,在2年甚至更久的军旅生活中,存在很多的“变数”,需要有一个人时时提醒,周期督促,才能更利于当兵后的成长。所以孩子当兵在部队,成长的高度虽然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有直接关联,但与兵妈的唠叨和思想上的引导密不可分。
当兵青年与兵爸兵妈每一次通电话都是弥足珍贵的。有些当兵青年之所以抵触兵妈的唠叨,主要在于“话不投机”。想让孩子愿意听父母的唠叨,除了家中生活事以外,对孩子部队成长的规划和考量也应时时提醒。所以根据当兵青年的特点,选择什么样的语气,“唠”什么样的话题,兵爸兵妈也应做相应的考量。
每一位兵爸兵妈都是孩子在部队成长的“编外老师”,当兵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什么样的难题,需要怎么去做,如何去为人处事,这些都可以成为兵妈唠叨的话题。前提是这些相应的技巧需要兵妈提前汲取相关的内容和知识,这样一来不仅是一种最好的唠叨,更能成为孩子在部队成长的一大助力。
兵妈的唠叨,有些时候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夸奖的话都爱听,说教和批评的话都反感。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无论是多批评或者多鼓励,只要是适合孩子成长的都是最好的办法。
兵妈的唠叨,有一定的技巧,所以一定要学会适可而止。
兵妈的唠叨,在我看来并不是说话越多越好,也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唠叨。而是要分清面对什么事,孩子情绪如何。而聪明的兵爸兵妈,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仔细倾听,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对比社会生活,当兵后确实会吃一定的苦,而且可能至少有2个“心理过渡期”,面对成长之路,面对部队的训练、内务、教育、公差等事宜,当兵青年心里有“坎”,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所以每一名兵爸兵妈都要学会准确的“把脉”。
我们一直在说兵妈的唠叨,而没有提兵爸。这并不是强调兵妈在孩子当兵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无视兵爸的作用。每个家庭的特点都不同,无论是兵爸还是兵妈,只要是唠叨的有效果,都可以变换角色来做这件事情。但不建议兵爸兵妈都唠叨,这样反而不利于青年的成长。
最好的唠叨,是爱的唠叨。没有犀利的指责,没有“鸡毛蒜皮”的事,伴孩子军旅成长,随时光走远,回首暖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