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实行郡县制秦朝和汉朝结局为何完全
同样都是实行郡县制 秦朝和汉朝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朝和汉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的确,秦始皇和刘邦都实行了郡县制,但一个亡国、一个落地生根,将郡县制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制度。虽然不能将秦亡汉兴的原因,全部归结于郡县制,但的确有着很大的影响。01秦始皇的郡县制“不得人心”秦始皇所推行的郡县制,是在原有列国分立的基础上,强行将郡县确立下来。当时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人们还没从各个小国的思想里跳出来。就拿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便是说“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国也不是秦国,而是楚国。可见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是觉得秦始皇的郡县制为“倒行逆施”,反而原本的分封制下列国并立的状态,才是最能接受的。
于是,汉朝呈现出了郡县与分封并立的情况,即郡国并行制,这也是汉朝的郡县制能够落地生根的重要原因。03、汉景帝、汉文帝对分封诸侯国的削藩刘邦消灭异姓王之后,汉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也基本上只剩下汉室自己宗室的封国。而这些分封封国也成为了汉朝稳定的威胁,于是历经汉文帝、汉景帝逐渐开始削藩策略。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笼络诸侯,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等到汉朝局势逐渐稳定,皇权继续加强自身的统治权威时,便需要打压分封推行郡县。于是,汉景帝继位后,在汉文帝打造的基础上,采取了强力的削藩手段。但已经维持了数十年“郡国并行”的汉朝,各地诸侯国怎么会轻易让汉景帝削弱?于是爆发了汉景帝在位时的“七国之乱”,但很快就被汉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的平定,对汉朝有着很大的意义,代表着原本为了笼络宗室而留存的分封诸侯国,已经不再是中枢皇权的威胁。自此之后,分封国和郡县一样,都是皇权能够完全控制的地方行政单位。于是,可想而知,便于控制地方的郡县制,迅速地在汉朝推广开来,即便是在地方分封国当中,也以郡县制的模式进行管理。郡县制也就在汉朝和日后的古代王朝当中日益发展开来。总结秦始皇强行推行郡县制,有很大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这是依靠分封制无法做到的。但是当时普遍的认识下,并不认可郡县制模式,于是推翻秦朝之后分封制死灰复燃。而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既想要笼络各路诸侯,也想要加强集权,于是采取了郡国并行的方式。
而随着汉朝皇权的加强,采取了大力的削藩策略,最终让分封国不再是皇权的威胁,于是能够便于管理地方的郡县制,就在汉朝乃至于后世古代王朝当中落地生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