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脲醛胶

同样是篡位得到的政权为什么唐太宗被人称颂

发表于:2024-04-01 10:07:57 来源:宏馨资讯

同样是篡位得到的政权,为什么唐太宗被人称颂,朱棣却被人诟病?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太宗和明成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有许多喜欢明史的朋友经常会为明成祖朱棣打抱不平,同样是通过武力夺权最后当上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开了一个好头;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登基称帝,同样有永乐盛世,是大明朝少有的明君;

可是,凭什么唐太宗李世民成了千古明君为后世所称颂,而朱棣却常被诟病?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大家都知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朱棣和他的团队在起事之初应该大概率参考和研究过李世民的登基之路,如果一切顺利,大概会走上与李世民类似的道路吧?

那为什么最终两人的风评差距会如此之大呢?

下面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

对王朝建立的贡献不一样

唐王朝和明王朝的建立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关陇世家起兵逐鹿天下,一个是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最终鼎鼎天下。

在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我们的两位主人公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大不相同的。

唐太宗李世民

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全程参与了,且从一开始就是李唐集团极其重要的骨干成员,甚至有传闻李渊晋阳起兵也是出于李世民的背后谋划。

其后在隋末群雄逐鹿中李世民又屡立奇功,李渊甚至给他开府建牙的权力,他的大哥李建成刚刚被封为太子的时候都没有秦王李世民这么风光。

朱棣真正的崛起要归功于明太祖分封诸王。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避免再次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决定分封诸子为王,为朝廷镇守地方,诸王享有建立3000到15000不等的护军的权力,且紧急情况下诸王可以调动他们所在封国的镇守兵。

那些在疆场上搏杀年的宿将,即便身为大将军,也得听从年轻毫无战场经验的亲王的命令。

在这些亲王中,镇守燕京的燕王朱棣势力最强,他在与外敌交战中不断成长,最终尾大不掉,而朱元璋却没来得及为他的乖孙儿处理就驾崩了。

登基称帝的程序不一样

从合法程序来讲,李世民与朱棣也是大有不同的。

李世民

李世民唯一被诟病的是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但他毕竟遵循了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没有杀父弑君直接篡夺皇权,而是让父皇李渊封他为太子,几年之后李渊退位,李世民才当了皇帝。

这一套程序名正言顺,在形式上无可挑剔,堵住了悠悠之口。

而且由于李世民的夺权之路只涉及他们几兄弟及其部分下属,影响范围很小,并未危及普通百姓。

朱棣

在明太祖朱元璋活着时,朱棣仿佛是大明的孝子贤孙,镇边良将。

但是父皇朱元璋死后,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朱棣马上就露出了獠牙,悍然发动武力夺权,这是明目张胆的篡位。

这是什么?这是特务组织啊,天下文官最不能容忍的莫过于如此了。虽然武官同样憎恶东厂锦衣卫,但大明武官地位太低又没有话语权,就自动被忽略了。

总结

综上所述,李世民成为后世追捧的千古明君,而朱棣常被诟病就不足为奇了。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