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如何从小混混变成权势滔天的九千岁
魏忠贤是如何从小混混变成权势滔天的九千岁呢?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即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魏忠贤从小就是一个无赖之徒,不学无术的他嗜赌如命。俗话说:"生娃不管娃,不如不生娃"。没人管教的魏忠贤从小就爱弄偷鸡摸狗,长大后嗜赌成性,是远近闻名的二流子。
他渐渐地在社会上结交了一批凶狠的恶徒。由于整天地酗酒、赌博,最后他欠下了一屁股的赌债。为了躲避债务,在他走投无路之际,他选择了改名换姓,由以前的名字改变成了李进忠,投奔了一个师傅做了阉人,最后还被选入宫中,当了名太监。由此还是能够看得出魏忠贤还是很有魄力的,竟然能将姓也改了,不仅如此,他还非常勇敢地走了一条不寻常之路从而扭转了危机。这大概也是在表示人往往都是在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知道自己的勇气与实力有多么得强大吧!
宋朝皇帝出书法家,画家,那明朝皇帝也并不逊色,在技艺方面可谓是与之遥相呼应。这明熹宗朱由校是个喜欢|操斧弄锯之人,终日沉溺于他的木工活艺当中,甚至连口水都顾不上喝。顾此失彼,为了这门手艺,他是想都没想,就把亲理朝政事务这件事给抛到脑后了。
以至于不管朝中什么大事、小事都由魏、客二人决定,甚至连他们二人在背地里残害无辜而做了那么多坏事都毫无知晓。魏、客二人丑陋而罪恶的行径可谓是罄竹难书。
正是由于皇帝的昏聩,魏忠贤才开始大胆地祸乱宫闱,他先是设计杀死了原先的司礼秉笔太监王安,而后又想法除掉了皇帝身边的亲信,紧接着便将满是血腥味的屠刀伸向了东林党人。由于当时的东林党人掌管着都察院,吏部,兵部,礼部等部门,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然成为了魏忠贤朝独揽大权前进的道路上的绊脚石了。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涟列举出了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每个罪状皆是证据确凿,向皇帝参了他一本。但魏忠贤在得知消息后又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加上客氏在一旁鼓捣,明熹宗一心只想着魏忠贤要带着他玩,便连那份奏折瞧都没瞧一眼,便将此事摞到一边,不再理会。
这下可好,众人见杨涟上奏失败,又聚集七十多人一同上疏弹颏魏忠贤,而明熹宗仍然是对此不理不睬。恼羞成怒的魏忠贤也开始了他的反扑计划,他指使党羽诬陷杨涟等人私下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将杨涟,左光斗等六人逮捕入狱,进行了严刑逼供。除顾大章被迫自杀外,其他五人全被魏折磨而死。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二十三岁的朱由校病故了,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魏忠贤遭贬,于放逐途中畏罪自缢而亡,随后魏,客两家尽皆倒台,毕竟还是多行不义必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