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台湾杉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发表于:2023-08-14 10:31:31 来源:宏馨资讯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一、患上手足口病后注意哪些事项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

申请去美国读研

,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二、小儿手足口病指标

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5、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有条件的医院要尽早检查EV71病毒抗体,在EV71病毒感染早期,抗体即可出现阳性。对于抗体阳性的患儿要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这是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点。

三、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普通病例治疗

(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

(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

2、重症病例治疗

(1)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钠、水合氯醛等);

②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③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④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1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

⑤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2)合并呼吸、循环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②建立静脉通路,检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样饱和度;

③呼吸衰竭时及时气管插管

纽约的大学有哪几所

,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呼吸参数;

④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丙种球蛋白。

四、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

1.根据病例临床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史,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临床诊断。

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了解流行病学接触史有助于病例诊断,包括:当地幼托机构或学校有类似疫情,或病例与类似患者有接触史等

南加州大学读研条件

。发病对象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

到美国读研条件

。对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症状或心血管症状等)应收住院,重点救治。

3.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医院要落实预诊制度,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重点加强医院产房、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二)开展疫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流行动态。

1.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深入医疗机构及时了解疫情,并鼓励医疗机构主动报告疫情。

2.注意区别手足口病与病毒性脑炎,开展病毒性脑炎等相关疾病的监测与调查,确保流行病学调查的准确性。

3.手足口病流行地区要在托幼机构及小学加强晨检工作,及时发现病例。发现患有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4.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5.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监督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公共场所传播。

6.对新发病人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诊断。

(三)开展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在托幼机构、中小学、医院等场所,开展饭前便后洗手、促进房间通风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印刷相关宣传品,对群众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建议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及时就诊,及时隔离。

(四)做好专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

各地应对医疗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治技术培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依法开展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考核。

在美国留学一年生活费

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条件

usc大学学费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