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犯上作乱试图刺杀刘邦刘邦为何不杀他
此人犯上作乱试图刺杀刘邦:刘邦为何不杀他?
汉八年(前199),刘邦从东垣回洛阳,路过赵地柏人县,想要在那里留宿。说来也怪,刘邦刚到柏人县馆驿,突然觉得心悸,隐隐不安,于是问道:“这个县叫什么?”身边的人回答说,叫柏人。“柏人,柏人就是被别人迫害啊!”刘邦因此没有留宿,离开了。
刘邦没有在柏人县馆舍留宿,结果鬼使神差地让他逃过一劫。因为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墙中,还真隐藏着刺客,准备刺杀刘邦。
想要刺杀刘邦的领头人叫贯高。贯高为人豪爽,容易冲动,原本是张耳的宾客,现在是赵王张敖的相国。赵王张敖不仅是张耳的儿子,也是刘邦的女婿,他的妻子就是刘邦与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
照这层关系,贯高与刘邦不应该有什么深仇大恨啊。那么,他好好的赵王相国不当,为何偏要去刺杀刘邦呢?
网络配图
贯高说:“人皆有情,有谁不爱自己的父亲妻子呢?如今我三族都可能因为此事而被判处死罪,难道我会用亲人的性命去维护赵王吗?但赵王确实没反,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接着,他详细地说出了之所以要谋杀刘邦的本意,以及赵王不知内情的情状。
泄公回宫,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向刘邦作了报告,刘邦因此赦免了赵王张敖。而对于贯高,刘邦很是欣赏,也赦免了他,还特地叫泄公前去告知贯高,赵王已无罪释放。但贯高最后还是自断喉咙而死。
刘邦如此欣赏贯高,是因为他认为贯高是忠诚之人。刘邦为何欣赏忠诚之人?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曾经与他一同征战天下的人,反的反,逃的逃,所以此时的刘邦特别看重忠诚;另一方面,此时的刘邦已老,他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所以他必须考虑大汉王朝接下来怎么办?臣子的气节是什么?他看重忠诚,实际上是要给天下臣子树立榜样。因为在刘邦看来,只要有了忠诚,即便他死后,也不必担心王朝会走向没落。
- 上一篇:古代皇帝知道权臣有野心皇帝为什么还会委曲
- 下一篇:李渊做太上皇的时候待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