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时曹爽为什么会相信司马懿的承诺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为什么会相信司马懿的承诺?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陪同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祭拜扫墓,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并控制了曹魏国都洛阳,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249年,大将军曹爽陪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扫坟,太尉司马懿趁机起兵控制了洛阳。为了顺利接管曹魏政权,司马懿向曹爽许诺,你只要放下兵权,我保你家族无恙,一世富贵。没想到曹爽放下武器没多久,就遭到司马懿的清洗,三族被灭,这便是历史上的“高平陵之变”。那么,曹爽为什么会相信司马懿的承诺?
其实,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并无太深私怨,两人都是曹叡临终前的托孤大臣,曹爽还向父辈一样敬重司马懿,《三国志》有记载,“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哪怕是到了后来,为了争夺朝堂大权,曹爽重用晏典、毕轨、李胜等人,架空了司马懿,把他放在太傅的位置上,尽管这样,却没加以人身迫害。
曹爽完全想不到,万无一失的担保,怎么可能失效?这件事连保人们也震惊了,司马懿的行为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三人后来的结局都不太好。曹爽被司马懿杀害后,尹大目对司马氏满怀仇怨,常常有报仇之心。司马懿掌权后,封蒋济为都乡侯,可是他上书拒绝封赏,一个月不到便自责忧愤而死。
陈泰则心灰意冷,为了回避曹魏内部的争斗,主动调到雍州,对抗北伐的姜维。公元260年,魏帝曹髦被司马昭杀害,陈泰在悲愤中吐血而亡。纵观高平陵之变,曹爽自然有处理不当之处,否则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可是相信司马懿的诺言没有错,换成任何人都会相信,毕竟这三个保人的分量足够重了,怪只怪司马懿拉低了做人的下限。
- 上一篇:梁山好汉李逵其实是个变形金刚
- 下一篇:古代驸马在和公主成婚之前宫女为什么要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