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宋梅尧臣所作的诗文中研究宋代饮食可以
从北宋梅尧臣所作的诗文中研究宋代饮食,可以归纳出哪些特点?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州宣城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五年五月三十一日(1002年5月31日),卒于宋仁宗嘉佑五年五月二十七日(1060年5月27日),享年五十九岁。他是现实主义诗人,诗文主张写实,被誉为宋诗的“开山师祖”。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梅尧臣的诗作吧。
宣城汉代旧名宛陵,故人称其梅宛陵或称宛陵先生,诗集也因此名为《宛陵集》。晚年仕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而又别称为「梅都官」。在中国以农立国的传统影响下,蔬食在民间是种普遍且广泛的饮食,并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在梅尧臣诗词中可以见到大量的蔬食诗文,由文人喜爱的竹筍为始,到姜、葱、韭与咸豆鼓等辛香料及腌制食品等,展现出其饮食中的蔬食趣味以及士人间寄情于物的食品赠送风俗。特别的是如同对于鱼食的喜好,梅尧臣所食用中有着许多吴越饮食,如江南盛产的菱角、以水苔所制成的苔酱等物,与前所提及的鱼、虾、蟹与蛤蜊酱等,共同构成梅尧臣各地转任补阙的官宦生涯中难以忘怀的故乡风味。
4、北宋文人多有食用药草以养生的食疗与食补风俗
中国饮食文化中药物与食物间的界线相当模糊,在梅尧臣的饮食诗文中多有将食品视为药物而食用的相关纪录,如薏苡、胡麻等物皆在清楚认知其药用下为求治疗疾病与延年养生等目的种植服用,可见当时至少有部分文人具备一定程度的医药观念,能藉由饮食上的注重做到最基本的健康维护。
另外食用药草养生的士人彼此也会相互交流食药心得与草药品种,梅尧臣的养生诗文为自娱外,多少带有与友人交流养生经验的意味在,梅尧臣与苏轼皆为当时著名的诗人,所作诗文多为人所传颂,此类养生医药诗文对于当时的养生观念的传播,应如同医药书籍一般产生广泛影响。
- 上一篇:刘邦称帝后为什么没有对萧何产生过怀疑
- 下一篇:古代军队打仗时士兵有没有装死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