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杀3位皇帝的北周权臣到死都没选择登基
连杀3位皇帝的北周权臣,到死都没选择登基
在古代历史上,提到著名的权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董卓。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前往都城讨伐十常侍。不久之后,董卓遇到都城动乱,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驾大功,开始掌权。之后,董卓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实力大增。在此背景下,董卓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拥立汉献帝刘协即位,出任太师。选用名士蔡邕等人,执掌朝政,威震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宇文护被任命为太师,赏赐辂车、冕服,其子宇文至被封为崇业郡公。北周明帝性格聪慧,有识见胆量,宇文护很惧怕他。对此,在笔者看来,宇文护担心北周明帝掌权之后,会除掉自己。因此,为了消除这一担忧,宇文护再一次弑杀了皇帝。
当时,有一个叫李安的人,当初以厨艺得宠于宇文护,被提升为膳部下大夫。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悄悄命令李安在北周明帝的食物中下毒,于是北周明帝卧病而死。在此基础上,连杀三位皇帝之后,宇文护奉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百官各统领己职,听命于宇文护。对此,在笔者看来,到了这个时候,宇文护已经成为北周事实上的皇帝了。而这,促使他逐渐对宇文邕放松了警惕。不过,正是在宇文护得意忘形的时候,他终于遭到了来自于宇文邕的反击。
四
最后,宇文邕吸取两位兄长的教训,表面上与堂兄相安无事,任其执掌大权。暗中却在慢慢积聚力量,寻找诛杀宇文护的机会。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决心铲除宇文护。宇文护从同州返回长安,宇文邕便与他一同来见太后,宇文邕一边走,一边对宇文护说:“太后年事已高,但是颇好饮酒。虽然我们屡次劝谏,但太后都未曾采纳。如今兄长入朝,请前去劝谏太后。”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一篇《酒诰》交给宇文护,让他以此劝说太后。
对此,在笔者看来,宇文邕借助于太后的名义,促使宇文护不好拒绝自己的要求。于是,宇文护进到太后居处,果然听从宇文邕所言,对太后读起了《酒诰》。他正读着,宇文邕举起玉珽在他脑袋上猛地一击。宇文护跌倒在地,宇文邕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杀宇文护,何泉心慌手颤,连砍几刀都没有击中要害。这时,躲在一旁的宇文邕同母弟卫公宇文直跑了出来,帮忙杀死了宇文护。虽然过程不是顺利,但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还是成功诛杀了宇文护这位权臣。
宇文护被杀后,宇文邕明白自己需要斩草除根,于是,他召见宫伯长孙览等人,告诉他们这件事,立即下令逮捕宇文护之子柱国谭国公宇文会、大将军莒国公宇文至、崇业公宇文静、正平公宇文乾嘉,以及宇文乾基、宇文乾光、宇文乾蔚、宇文乾祖、宇文乾威等人,并逮捕柱国侯伏侯龙恩、龙恩之弟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人,在殿中杀掉。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天和七年(572年),宇文护在长安含仁殿被处死,子嗣和党羽也被一并诛杀。这样的结局,自然是比较凄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