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究竟都有哪些利弊呢
发表于:2024-02-18 10:33:29
来源:宏馨资讯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究竟都有哪些利弊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在政权和国家上层建筑中在表面上全面用儒家思想,润饰实质上为法家运作的统治机器。该名词源于1916年,是易白沙在《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孔子评议》,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征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长安策问。其中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应该“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班固语),《汉书》中武帝未置可否,但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在全国的思想及仕进上慢慢开始采用儒家思想的观点。此后,汉武帝大量任用儒生为官,同时张汤和杜周等人主张以《春秋》决狱,逐渐使通晓儒家经典成为为官为吏的必要条件之一,儒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但是,汉武帝尊崇的儒术同孔子的思想出现了很大的区别,该时期的儒术成为了以原儒家思想为主体,大量吸纳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后来的史学家称之为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