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龟年是如何相识的杜甫为其创作江南
杜甫和李龟年是如何相识的?杜甫为其创作《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世誉为“诗圣”,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李龟年,唐朝时期音乐家,被后人誉为“唐代乐圣”。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甫和李龟年的故事吧。
杜甫其人
杜甫(公元712-770),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诗主要是通过描写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等,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因此,一说到杜甫和杜甫的诗,总有历史的厚重感,心情特别的沉重!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却把那份沧桑,那份沉重都隐藏在最美的诗句里了。
李龟年其人
李龟年(696年-762年),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县西部)人,李景伯之子,唐代音乐家。李龟年不但会谱曲,还会唱,也能填词,而且还会各种乐器。拿现在话来说,这就是全能型艺人。他非常幸运,不仅因为他活在盛世的大唐,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位真正懂音乐的皇帝:唐玄宗。那时,李龟年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能得到唐玄宗的认可,李龟年的音乐造诣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他红了。
等到李龟年唱罢,杜甫很激动的迎了上去,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相遇了。两人喜极而泣,互相寒暄,互叙经历,最后,杜甫留下了这篇《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公元770年,也就是和李龟年重逢的那一年,杜甫终于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段路。而李龟年也是在当年离开了人世。于是,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就成了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