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历经安史之乱之后心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杜甫历经安史之乱,之后心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杜甫历经安史之乱,之后心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这首诗是杜甫经历安史之乱时写的。
前文说过,这首诗写于758年,那么,这段时间里,杜甫在朝廷中是个什么角色呢?757年五月,杜甫被唐肃宗(玄宗之子)任命为左拾遗(因此杜甫也被称为"杜拾遗"),758年六月被贬,759年放弃官职,辗转到成都,并且建了著名的杜甫草堂。
写这组诗的那几年,杜甫刚好在朝廷任职,因此才有"回朝"一说。虽然这段时间是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可是杜甫并不开心,因为安史之乱,战火不断,百姓流离,杜甫这种心忧天下的诗人无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到处欠着酒债,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单独看的话,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放到原诗上下文中,这句话想表达的是光阴很珍贵。至于杜甫为什么不直说时间宝贵,可能是因为诗歌讲究委婉含蓄吧。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花丛深处,可以看到蝴蝶自由穿梭,水面之上,蜻蜓在悠哉飞舞,偶尔点一下水。
尽管是在战乱中,杜甫内心忧愁,但是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象,还是忍不住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我想告诉人们,应该跟这样的美好风光共同流连,暂且欣赏,不要错过。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现实的痛苦快压得杜甫踹不过气了,他只好从大自然中汲取精神上的力量,支撑自己。
正如,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时,去诗歌、历史、书籍中汲取精神力量一样……
杜甫经历安史之乱,每天醉酒江头,却仍然心胸旷达,确实令人佩服。
- 上一篇:关羽败走麦城时身边为何只有少数人跟随
- 下一篇:丁酉科场案是怎么回事有多少人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