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列维王朝在二战期间是怎样的是中立国家吗
巴列维王朝在二战期间是怎样的?是中立国家吗
1941年6月,德军大举入侵苏联,英国和苏联随即成为盟友,两国都视新启用的跨伊朗铁路是由波斯湾至苏联的重要运输补给路线。由于礼萨汗拒不驱逐德国人,英苏两国在1941年6月入侵伊朗,逮捕了礼萨汗及将他流放,两国控制了伊朗的通讯和铁路。1942年,英苏两国的盟友美国派遣武装部队到伊朗协助维持铁路的运作。在随后的数个月内,这三个国家全面控制了伊朗的石油资源,并开辟了各自的补给路线。礼萨汗政权突然崩坍,残余的政府权力亦遭到三国加以限制,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得到三国同意下才继任。
1942年1月,这些国家与伊朗签订协议以尊重伊朗的主权,并承诺会在战争结束后的六个月内撤军。美国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重申会遵守协定。1945年,苏联拒绝就撤离就伊朗西北部的东阿塞拜疆和西阿塞拜疆制定时间表,当地滋生的自治运动得到苏联的支持。与此同时,共产党派伊朗人民党在议会拥有代表,影响力强大,并逐渐变得好战。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派遣军队前往伊朗人民党活跃的北部省份试图恢复秩序。伊朗人民党在德黑兰的总部和伊斯法罕的支部分别遭到占领和铲除。到1945年深秋的时候,由于苏军阻止伊朗军队进入北部省份,北部省份仍受到人民党和苏联的控制。
苏联在1946年5月撤军,但紧张局势仍维持了多个月,这正是美国阵营和苏联阵营之间炮制的冷战当中的其中一幕。
礼萨汗雄心壮志地计划在伊朗实行现代化,包括大规模发展工业、落实主要的基础建设计划、建设跨国铁路系统、建立公立学校机制、改革司法机构及改善医疗卫生。他相信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强势、集权政府可以实施这些计划。
礼萨汗派遣逾百人到欧洲留学,包括他的儿子。在1925年至1941年的16年间,礼萨汗的发展计划使国家都市化,公共教育的进展理想,专业的中产阶层和工人阶层涌现。
到1930年代中期,礼萨汗的高度世俗政策引起一些团体的不满,特别是反对进行改革的教士。1935年,礼萨汗颁布一条法令,要求外国使节在官方通讯当中使用“伊朗”一词,波斯是西方人的用语,波斯人则为伊朗。这条法令受到一些学者的反对,继任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1959年宣布波斯和伊朗两词都可以交替使用。
礼萨汗
尽管当时英国已透过附属的英伊石油公司控制着伊朗的石油资源,礼萨汗尽量避免与英国和苏联打交道。虽然礼萨汗的发展计划需要配合外国的专门技术,但他仍避免与英苏两国的公司签订合同。他比较倾向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获得技术支援。在1939年后,德国和英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对头,这对伊朗寻求技术支援造成了障碍。礼萨汗宣布伊朗是中立国,但英国坚称在伊朗的德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是间谍,企图破坏伊朗西南部的英国石油设施。英国要求伊朗驱逐所有德国公民,但礼萨汗予以拒绝,认为这样会对他的发展计划造成负面影响。
- 上一篇:古代一公主被逼和亲婚后三个月就去世
- 下一篇:董卓废立皇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