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一生中最离谱的三件错事是什么
关羽的一生中,最离谱的三件错事是什么?
关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关羽,中华历史武将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大名鼎鼎的关帝、关二爷、关公,其知名程度在中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文丑”、“水淹七军”,他高超的武艺和对兄弟的忠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人无完人,抛开他身上的光环,细细品味武圣的一生,我们还是能发现许多问题,其中关羽的三大错事不得不提,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其一生中最离谱的三件错事吧。
第三件——气歪孙权的嘴。这件事发生在关羽中年或晚年初期,根据一个人的年龄来看,一般在年龄稍长的时候,浮躁之气都会退去,一个人会变得逐渐平和,应该具有包容心,至少在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态度上都会更成熟,不会说过头话,不会办过头事。但是这些日常规律在关羽身上却没有一点的体现,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赤壁之战后,刘备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带兵杀奔西川而去,留下关羽负责荆州方面的事宜。
荆州是三足鼎立之地,其地理重要性自然不必废话。所以说,关羽能够留在此地,也足见刘备对他的信任,或者说在外人看来,那关羽在刘备集团的排位是必然的第一,连诸葛亮也不能与其争锋。所以这样以来,东吴孙权为了巩固吴蜀联盟,(当然孙权口头上是这样说的,毕竟是政治外交手段嘛,实际上,谁都知道孙权是想借助拉拢关羽,以逐步获得荆州之地)于是,就想了一个招,和关羽结为亲家。这也没什么,政治联姻在古代十分流行,之前关羽的大哥刘备不就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结为夫妻了嘛。
但是孙权的这个政治外交手段在关羽这里根本没用,或者说关羽太不懂政治外交了,当时孙权为了提高成功率,还专门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做媒,但是结果却非常令人遗憾,关羽从私人感情不但不以礼相待,而且从双方外交的大方向上也不顾全大局,直接口出恶言:“虎女焉能嫁犬子乎?”这话太毒了,你拒绝就拒绝吧,说一句“哎呀我的女儿已经许了人家”等等之类也行,可是关羽却张口就骂人,还不是一般的骂,直接骂孙权是狗。说实话,关羽你不过是一个刘备集团的臣属,而孙权人家好歹也是一方之主,甚至可以说,人家孙权的这个一方之主比刘备还强。这话后来传到孙权耳朵里,人家岂能不恼?岂能不夺取荆州?岂能不砍了关羽的头?
所以说,关羽犯的这个错,用一句老百姓常说的话来讲:就是不懂规矩。
第一件——对别人手下不留情,别人对他也不手下留情。这件事是在樊城之战。这件事主要体现了关羽的狂傲,同时还有他不懂变通等问题的继续展现。却说,关羽攻樊城,曹操让于禁和庞德前去救援。一开始,关羽并不能胜对方,但是天助关羽,所以他因为汉水暴涨而捡了个便宜,水淹了于禁的七军,俘虏了于禁和庞德,于禁是关键时刻的软骨头,投降了就不说了,可庞德不投降。这时候真是考验一个人水平的时候,作为关羽他可以有很多种处理方式,比如软禁、比如关押、甚至派人押回成都交给刘备,等等。但是关羽却选择了最低级的一种方式,直接把庞德给砍了。
本来战胜了,杀个敌将也没什么,但是有一句俗话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的,早晚给自己留条后路总是没有坏处的。但关羽偏不,似乎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永远也不会倒霉。他太狂傲了,太目中无人了。或许正因如此,老天给了他机会让他赢,但也看不惯他的骄狂,又给机会对他施以惩罚。若干年后,庞德之子庞会随着钟会进攻蜀国,蜀军不敌,刘禅投降,庞会带兵找到关羽家族,全数屠尽,直接灭门,以为父报仇。
结论:关羽一生做的这3件错事,其实都是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首先是关羽的性格太狂,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待自己人,比如马超和诸葛亮等;此外虽然据说他夜夜读《春秋》,但实际上他的政治水平外交能力还不如吕布;第三点在对待敌人方面他的处理方式就更二,比如对待孙权是骂,对待庞德是杀,结果呢,他骂孙权,被孙权杀,他杀庞德,他的全家人都被庞德后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