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钩叶藤属

马士英是殉国而亡的为什么还会被后世所责骂

发表于:2023-12-19 12:00:54 来源:宏馨资讯

马士英是殉国而亡的,为什么还会被后世所责骂?

马士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殉国”这种行为,历史上发生的并不在少数,在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怀着对国家的怀念和入侵者的痛恨,选择了和自己的国家一起死,后世人一般对这样的人都是非常有敬意的。然而在历史上却还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南明时期的马士英。明朝灭亡之后,政权向南转移,虽然不被历史承认,但是南明还是确实存在的。然而最终,南明也灭亡了,有一位臣子抵抗清兵,最终以身殉国,这就是马士英,按理说马士英应该为后世人所敬仰才对,为何却被人们说成是奸臣呢?

4、以身殉国

马士英与阮大铖挟私报复,党同伐异的神操作,弄得朝中人才凋零,唯有一个史可法,还赤胆忠心的督师扬州,对南明王朝不离不弃。

谁料马士英竟史可法这样的良将也容不下。他不但处处掣肘史可法,还疯狂克扣史可法的粮饷,致使前线部队断粮。

心急如焚的史可法多次上书为部下请饷,可马士英却置若罔闻。不仅如此,马士英还不顾军政要务,将自己什么都不懂的儿子提拔为总兵,管理京师防务。

马士英的种种逆天操作引得天怒人怨,终于激得手握重兵的左良玉忍无可忍,打着灭了马士英这个奸佞的旗号,率军东征开启了一场“清君侧”的战斗。

左良玉起兵的消息传来后,马士英依旧坚持“宁死卤,无死逆”的主张,他严令史可法移师堵击左良玉,直接导致江北、淮扬防备空虚,早已虎视眈眈的清军又岂能放过这个好机会,于是八旗铁骑直扑扬州,史可法不得急求朝廷援军。

值此国难之际,马士英却仍以内战为先,根本不理会史可法的求助,致使一代名将壮烈殉国,清军兵锋直逼南京。

1645年,清军攻克南京城,无数高门显贵,清流雅士为求活命,争相剃发易服,二朝为臣。但马士英却在此时体现了一身风骨,他辗转杭州、绍兴多处,继续高举反清的大旗,可惜终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

马士英殉国后,不少人对马士英“奸臣”的身份产生了怀疑,甚至提出了“忠奸莫辨”的主张。然而,回顾马士英的首辅生涯,他既没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襟气度,又没有足以胜任首辅的能力,致使弘光朝内斗不休,兵无战力,说一句马士英误国,还真不算冤枉他。

只可叹南明王朝人才凋零,多年党争倾轧之下,就连马士英也成了南明为数不多的“忠臣”,可见南明的人才逆淘汰究竟有多严重。如此看来,南明小朝廷最终落得烟消云散的下场,倒也算咎由自取了。

农业技术与装备杂志社

保健文汇杂志

长江丛刊期刊官网

福建茶叶杂志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