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中曹操有哪些损失他真正损失的是什
汉中之战中,曹操有哪些损失?他真正损失的是什么?
你真的了解汉中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了胜利,紧接着就称王了。看起来,曹操不仅丢掉了大片的土地,还成全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似乎这损失无法衡量的。不过,刘备接过的是一个空虚的汉中,既不能当做进攻中原的稳固基地,还因为养军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再加上曹操把汉中当成“鸡肋”,似乎曹操所失并不是很大。那么,曹操在汉中之战中真正的损失是什么呢?
夏侯渊生前为征西将军,有假节待遇,西北诸军通归其指挥,手下有名的大将有张郃、徐晃、朱灵等。随着地盘的扩大,军队的逐渐增多,除了特别大的战役,曹操已经不能每战必临前线。根据战事的需要,曹操把军队重点布置在三个地方,即东南的寿春、南部的荆州和西北关中。在这三个方向有大战,总指挥当然是曹操,平日在这儿掌军的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和夏侯渊。这三个人,只有夏侯惇军职高,曹操为王时为前将军,其他两人都不是最高。以五子良将为例,曹仁为征南将军,左将军的于禁却归他指挥。另有后将军朱灵,曾经是夏侯渊的部下。夏侯渊能够独当一面,在西北战功赫赫,很得曹操倚重。因为夏侯家和曹家的关系,这种倚重是不容置疑的,同样的,受其节制指挥的将领,不管是官职多高,任何人都是不会也不敢有任何怨言的。夏侯渊之后的西北,司马懿曾经领导过西北诸军,作为下属的张郃曾经和他有过不一致的看法,这种情况在诸夏侯曹主将身上绝对不会发生。
夏侯渊意外阵亡,曹操的指挥体系被打乱了。在曹操一辈的老曹家将领中,有名望有地位的将领只有曹洪了。不过,曹洪这个人打仗勇敢没的说,指挥能力却是很一般。也是在汉中争夺战当中,曹操曾经派曹洪进攻下辨,让曹休以骑都尉的职务参与曹洪的军事指挥,说,你虽然是个参军,其实际却是个主帅。曹洪进攻的不是一个主方向,对阵的也不是主将刘备,就是这样曹操还不放心。那为什么不放心还要让他当一方主将呢?只因为曹洪资格够老。老曹家的将领后来有曹真和曹休,其军事才能也属上乘,难道这些人就不能代替夏侯渊吗?说起来在曹操时代,这些人的资格还真的就是不行。后来曹丕时代这两人都成为一方大帅,但这是一种朝代的更替,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强制性,不具有人为布局的主动性。就像曹操的儿子曹彰,如果再给曹操几年,难说他就不能成为一方大将!很可惜,曹家下一代成大器者少,不知道曹操是不是不愿意主动进行这样的梯队建设,而是有意识交给下一代去完成?在夏侯渊阵亡前,曹休是骑都尉参曹洪军事,曹真在下辨作战有功升任为中坚将军,曹彰为代理骁骑将军,可见曹操还没有有意识地要进行更新换代。
夏侯渊阵亡,战场上的将军们推选张郃为主帅,张郃不负众望,“勒兵安阵”,安定军心,使刘备不敢妄动,终于等来了曹操亲赴汉中。这时候,曹操也开始了有意识的西北军事人员布局。以曹真为征蜀护军,曹休为中领军,曹彰为代理越骑将军,留长安。到了曹丕时代,这才完成了西北军事布局,曹真成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假如夏侯渊没有阵亡,这一切都有可能不会发生,或者不会这样匆忙发生。至少,曹操不会带着自己的老迈之躯亲赴汉中“拔出诸军”。
曹操告诫夏侯渊说:“为将应该有怯弱的时候,不可以仅凭着自身的勇猛。将帅应当以勇猛为本,再凭智慧计谋去施行,只知道一味逞勇斗狠,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对手罢了”。很多人往往会以这句话说夏侯渊勇敢有余,不具有一方主帅的才能,却忽视了曹操还有另一句话和夏侯渊在西北无人能及的功勋。曹操在说夏侯渊虎步关右时还说:“这就像仲尼曾说的,‘我和你都比上他啊!’”。
夏侯渊阵亡于建安二十四年正月,三月曹操进入汉中,五月兵回长安。当曹操进入汉中时,刘备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假如夏侯渊不死,刘备这个汉中王,能坐得这般顺利吗?
- 上一篇:历史揭秘慈禧背后的女人慈安太后
- 下一篇:古代皇帝下葬后最后一个工匠怎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