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带来了多大
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逐步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在这一基础上,采取见功与赏、因能授官的办法委任职官,并设置 爵位,以招株四方贤能,终于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官僚制度, 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各诸侯国国君是集权官僚体制中的核心。他们作为地主阶级的最高代表,拥有最高军政大权,是国家的主宰。在国王以下建立了以丞相和将军为文武百官之长的集权的官僚机构。在丞相和将军以下,各国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官制,以发挥集权政治的作用。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程度存在着差异,各国的官制既具有共性,又各有特点。大体而言,三晋为一个系统, 齐、燕为一个系统,楚、秦又各自为系统。
三晋官制。魏、赵、韩三国官制大体相同。相以下重要职官有掌记事、典籍的御史;主议论谋划或出使的大夫;掌谏议的左、 右司过;掌土地与征发徒役的司徒;掌工程营建的司空;掌军赋的司马;掌刑狱的司寇;掌选举的中尉;以及廷尉等等。齐国官制。以相为最高官职,其下有大田,主礼仪;大谏,掌谏议;大司马,掌军旅;大理,掌刑狱司法。其他较重要的职官还有太史、工师、谒者等等。
楚国官制,基本沿袭春秋旧制,主要职官有:相当于三晋、齐 之“相”的令尹,另外重要的职官还有左尹、左徒等等。秦国官制。秦国设有丞相、大良造、少府等职官。各国官制中的职官,有些是沿袭春秋以前的职名,如司马、司空、司寇等等。但是,名虽未变,实则大异。
相反,战国的爵秩制,则主要用来酬谢为新统治秩序建设岀力的人的功勋, 它对受爵者的身份已基本没有大的限制。通过爵秩制的施行统治者笼络了许多有用之材,为集权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积极保障。
结语
战国集权制的完备,对于战国军事发展的意义,在于造就了 军权高度集中的局面;在于促使列国军事机构及其职官设置的系统健全。在于确保郡县普遍征兵制以及训练、赏罚诸措施的落实, 意义重大,影响广泛,实为我们今天了解和把握战国军事发展大势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