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伐为什么没有成功详解东晋北伐失败的
东晋北伐为什么没有成功?详解东晋北伐失败的原因
晋朝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存在时间很短,仅仅只有一百多年,那么东晋北伐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而在这一百年里,晋朝还分成了西晋和东晋两个朝代,西晋还好点,毕竟继承了东汉的版图,但是到了东晋,晋朝的疆域就一再缩水,国力也变得衰弱无比。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弱小的王朝,也有一个北伐的梦,在东晋建立之后,先后有祖逖、桓温还有刘裕等人发动过北伐战争,但是这几次北伐无一例外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刘裕的北伐成果应该算是三个人中好的一个了,他不但消灭了谯蜀,攻破了南燕,灭亡了后秦,而且连长安都打下来了,可以说只要刘裕继续这么打下去,就可以彻底恢复晋朝原来的疆域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坐镇朝廷的刘穆之病逝了,刘穆之是刘裕的亲信,刘穆之一死,刘裕对于朝廷的掌控就算是断了,为了防止自己的权力被剥夺,所以刘裕干脆直接就走了。刘裕一走,好不容易收复的长安就又丢掉了,虽然中原保住了,但是依旧没有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刘裕的这次北伐不能算作失败,但也绝对不能说是成功,毕竟他完全有机会收复整个天下,可就是因为刘裕自己出于私心,害怕权力被他人夺走,所以他直接舍弃了自己的北伐成果。有次我们可以得知,东晋时期的数次北伐之所以会失败并不只是东晋国力太弱的原因,上位者对北伐主帅的猜忌,以及北伐主帅私心太重都是原因之一。
东晋的猛将确实不少,但是有这些因素的存在,肯定是没有办法北伐成功的,而且东晋不但没有收复中原,还把当时的政局搅得越来远乱,最后刘裕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干脆一脚把司马氏踢开,自己当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