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始终说是什么中国历史特有的颜色革命
“五德始终说”是什么?中国历史特有的“颜色革命”
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国家颜色的改变,这种看似简单的黑红白青黄背后,其实是一种影响了中国王朝政治近千年的学说,那便是“五德始终说”。“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是指“五德”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
这种学说的发明者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阴阳家邹衍,他宣称每个朝代都有与五行相对应的德,也就是来自天意的合法性。
同时他指出,一德对一色,金德对白,木德对青,水德对黑,火德对红,土德对黄。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终而复始,五德亦是。所以,每一个称王作帝成功的人,都要给自己的王朝赋予一种克胜所灭朝代的所谓新德,而整个国家的颜色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颜色革命”。
接下来的晋朝同样也玩起了禅让的把戏,取代了魏国,最终一统了天下,那么晋朝又是什么颜色什么德呢?西晋建立之初,大臣们认为“今大晋继三皇之踪,踵舜、禹之迹,应天从民,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于义为弘。”司马炎似乎对此没啥感觉,也就同意了。后来一个名叫孙盛的人却说,“仍旧,非也。且晋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道,其违甚矣。”
他按照“五德相生”的算法,晋朝应该是金德,尚白色。司马炎又听了他的话,结果中国又变成了白色的世界。晋朝再下来就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颜色最为复杂多变的时期。
五胡乱华灭了西晋,司马氏偏安一隅继续着白色的金德。原本是匈奴后人的北汉始祖刘渊,也受“五德始终说”的影响,竟认刘姓的汉朝为祖先,大义凛然地采用了东汉的红色火德。等到其侄刘曜篡位后,又采纳了与晋朝金德相生的水德,尚黑,服色旗帜又改成了黑色。当时北方的16个政权此起彼伏,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的颜色也不断变化。而南朝的颜色则相对来说要简单些,只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宋代替了晋,金生水,尚黑色;水生木,齐尚青色;而本是南齐皇室宗亲的萧衍开创的梁,继承了齐的木德,尚青色;木生火,陈尚红色。隋朝代替的是北周,北周是木德,尚青色,所以隋朝是火德,红色帝国。而火生土,伟大的唐朝于是又顺了土德,成了黄色帝国。
唐朝之后,历史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灭了唐,火克金,尚红色;后唐又号称继承了唐王朝,所以依旧是土德,尚黄色;后晋为金德,尚白色;后汉为水德,尚黑色;后周为木德,尚青色。
宋朝受禅于后周,木生火,所以宋朝又为火德,尚红色;赵宋南迁之后,仍旧为火德,就连宋高宗的年号“建炎”都是火德中兴的意思。而辽国为水德,金国先辽后灭宋,继承了宋的火德,火生土,所以金国为土德,尚黄色。
其实,到了宋朝之后,“五德始终说”在官方已经基本寿终正寝了,所以元朝对这一学说根本就不感兴趣,虽然民间认为它是水德。不过,这样的话,灭了北宋的金国是相生的土,灭了南宋的元朝却是相克的水,所以,元朝就没有了统一的国家颜色。
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是追认宋朝的火德而致,所以红色就成了反元武装最为鲜明的标帜,明朝也就崇尚火德,尚红色。但不管是按照相生还是相克的说法,明朝都不应该是火德的。但这一学说在明朝已不是关乎王朝正统的头等大事了,所以啥德都一样,都只是民间流行的非正式说法罢了。之后的清朝也是一样,水克火,清朝应该是水德,尚黑色,但水德并没有得到满族帝王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