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赐制度是什么浅谈北魏的俸禄制
班赐制度是什么?浅谈北魏的俸禄制
班赐制度是什么?浅谈北魏的俸禄制,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北魏有好多诡异奇葩的事,诡异的有如:皇帝的寿命都不长、子贵母亡……奇葩的有如:复代立魏近百年朝廷居然不给官员发放俸禄等等。道武帝拓跋珪自建立北魏王朝至太和八年的近百年时间里,居然朝廷不给文武百官发工资,而是推行“班赐”制度,即:鼓励官员通过战争征服的方式自行劫掠钱财来充当官员的俸禄。这种制度在北魏战争频繁的初期,官员们特别是领兵打仗的武将还是相当受用滴,可是等到社会趋于平稳、战争日趋变少之时,官员们就在朝廷默许之下自发性的巧取豪夺以充当俸禄。今天我就由在北魏延续近百年的班次制度说起,与大家一起聊一聊北魏俸禄制……
北魏的班赐制度
北魏在建立之初,王朝的统治者为了保住皇位、站稳脚跟,经常是南征北战、东讨西征,生产方式基本仍以游牧为主,在这种紧张时局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之下,估计皇帝连个像样的龙椅、龙袍都没有,更别指望能够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备的政治体制,更遑论有一套能够保障官员收入的俸禄制度。但北魏的统治者还是能够因势利导,将鲜卑部落联盟时期的分配方式很好地嫁接到北魏的官员保障上来,即:鼓励官员主要指的是武将通过战争的方式自行或许保障物资,同时在北魏的统治者都比较尚武,也更热衷于亲征,这样皇帝在亲征获取的“战利品”要赏赐给文武百官和随行士兵。
北魏班赐的种类是五花八门。既然没有固定的保障渠道,而采取这种随机性很强的方式来加以分配,因此北魏官员通过班赐获取的物资也是五花八门。
北齐官员俸禄标准
由北齐官员发放俸禄的物品来看,那一个时期朝廷给官员发放的俸禄主要是以布匹为主,这样也就很好理解“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了,但这布匹和当时的货币又有怎样的联系呢?现在我是不得而知,随着对北魏历史的学习和分享,希望我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段落小结。由此看来,北魏俸禄制从无到有经历了近百年,其推行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推行之初还招致淮南王拓跋他的强烈反对,在北魏国库用度不够其王朝的统治者还层下诏书削减官员俸禄等等,由此看来,在封建专制的王朝立,皇帝要推行的北魏俸禄制也是充满坎坷,不是一帆风顺的。
最后小结
发端于游牧民族的北魏其早起官员,特别是武将是比较习惯并钟情于通过战争征伐劫掠而获取财富的。而且北魏的统治者推行这种以战为资的班赐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带兵打仗的将军和随之出生入死的士兵一种奖励,也一点也足可称为北魏能够杀出重围,一统北方大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随着战事减少,经济发展,官员增多等等诸多因素的叠加耦合,使得原有的班赐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官员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在冯太后主导下,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开始推行俸禄制,但可惜是这一制度没坚持多少年,直到孝庄帝元子攸一朝,因为时局动荡、财政不济,俸禄制再次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在为北魏官员“百年无俸”感到惊奇的同时,还要感谢和庆幸的北魏统治者能够“宪章旧典,始班俸禄”,已是自秦汉以来的俸禄制度得以存续,并为北魏其后的北齐北周、隋唐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