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反败为胜是如何做到的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反败为胜是如何做到的?
618年五月,李渊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对于浅水原之战来说,是唐朝建立后的第一场大战,所以,这场战役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唐朝的发展。此役,唐朝一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在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采用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穷追猛打的策略,反败为胜。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浅水原之战。
一、浅水原之战的背景和原因
三、浅水原之战的结果
伴随着薛仁杲的投降,唐朝取得了浅水原之战的胜利。先败后胜之后,唐军俘虏薛仁杲的一万多名精兵,五万左右的人口。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浅水原之战,唐朝平定陇西,消除了后顾之忧,保障了关中的安全。换而言之,这场战役之后,唐朝因为平定了陇西之地,这不仅增强了自身的整体实力,更有助于将重心放到中原之地的争夺中。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就好比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之前,先平定了南中的孟获,在解除后顾之忧后,诸葛亮可以专心进攻曹魏。同样的道理,降服薛仁杲,对于刚刚建立的唐朝,也具有类似的意义。
此外,在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巧妙地利用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在攻守上的不同优势,在长期的正面坚守,挫败对方时期后,突然加以狂风暴雨般的背后突袭,从而获得战役的胜利。在此基础上,李世民又趁破竹之势以骑兵快速突击,攻占敌人的城池。这一套兵法成为后来李世民连破强敌的典范之作,也是李世民高超指挥才能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