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子嗣不少为何选了个养子继位呢
曹叡子嗣不少,为何选了个养子继位呢?
曹叡,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个皇帝,被称为魏明帝。他年仅36岁就驾崩,可谓英年早逝,比他的父亲曹丕活得岁数还小。曹叡一生中有三个亲儿子,两个养子,两个女儿,那么他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呢?
曹叡虽然有三个亲儿子,可是都夭折了,另一个养子曹询身体不好,只能传给曹芳,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三个亲儿子早夭
曹叡的三个亲儿子,分别为清河王曹冏、繁阳王曹穆、安平哀王曹殷,都夭折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曹叡大兴土木,过度享乐导致的,也可能是古代医疗条件有限,还有可能是曹魏后宫宫廷内斗。总之,曹叡的三个亲儿子都早夭折了。
清河王曹冏于公元226年夭折,繁阳王曹穆于公元229年夭折,尤其是公元231年8月毛皇后所生的安平哀王曹殷,不到一周岁又夭折(公元232年5月),这件事对曹叡的打击非常大。从此之后,曹叡堕落了,从一个开拓进取的明君,不断腐化,变成了一个只知道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昏庸无道”的皇帝。
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
曹询,他的父、母不详,魏明帝曹叡养子,公元235年被立为秦王,此时他年仅四岁,身体也不太好,非常虚弱。公元244年,曹询就死去了,年仅13岁,也是早逝。曹询虽然比曹叡的亲生儿子强,可是身体不好,曹叡在病重时,没有选择他,而是选择了另一个比较强壮的曹芳。
另一个养子曹芳,字兰卿,他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彰的孙子、曹操的曾孙(《魏氏春秋》 )。他活了43岁,和曹叡的亲儿子、曹询相比,已经算不错了。曹芳是曹魏第三位皇帝,在位15年(239年—254年)。曹芳当皇帝时期,先是大将军曹爽耀武扬威,后又被司马懿、司马师父子架空,于公元254年被废为齐王。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公元274年,曾经的曹魏皇帝曹芳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谥号为厉公。可怜曹芳,当皇帝时年幼,是一个傀儡,先后被曹爽和司马懿、司马师三个权臣架空,后来被废,成为齐王,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又被降为邵陵县公,在他死后,还被赐予非常不好的谥号厉公。
总结:魏明帝曹叡的父亲曹丕年仅40岁而亡,而他仅仅36岁就一命呜呼,都属于早死。更可悲的是,曹叡的三个儿子都夭折,都没长大成人。没办法,曹叡不得不从宗室中选择养子,来继承自己的基业。
于是他选择了两个养子,就是秦王曹询和齐王曹芳,曹询身体也不太好,13岁就病逝,只有曹芳长大成人,继承了曹魏皇位,却只是一个傀儡,最后被废。如果他的亲生儿子能够长大成人,他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养子曹芳继承皇位的。曹芳是养子,并不是曹叡的亲生儿子,岁数还小,帝位并不牢固,这为曹爽和司马懿独揽大权提供了机会,,最后他也失去了帝位,被废为齐王。如果即位的曹叡的亲生儿子,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