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筷子是何来源最早出现于何时
历史上筷子是何来源?最早出现于何时?
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相比于西方世界广泛使用的刀叉,筷子拥有使用灵活、能够单手操作等优势,与此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食物加工精细程度的要求,促进了烹饪技艺的发展。作为十分常见的餐具和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许多人在使用筷子时其实并不知道它的背后还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甚至于它的起源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从历史文献来看,目前我国关于筷子的最早记载是在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当中。书中这样记载道:“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这个故事说的是当年商朝的亡国之君纣王用象牙做成了一双筷子,他的叔父箕子听说后感到十分恐慌。在《史记》当中,司马迁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并为箕子添加了台词道:“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在箕子看来,纣王用象牙做成筷子后,便会想着用玉制成杯子,做完杯子后不尽兴,则又会四处搜罗遥远地方的珍奇之物。如此发展下去,宫中的车马和宫殿就会越来越华丽,而专心享乐的纣王也就没法再振作起来治理国家了。后来,箕子的预言果然成真,而他用以推测纣王会逐渐沉迷于享乐的那双筷子也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被许多人用来警示自己避免奢侈、追求节俭。
妲己发明筷子的说法与纣王以象牙做筷子的记载不冲突,但却与考古发现产生了冲突。根据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王陵区M1005号大墓出土的铜筷子可以判断,我国实际上使用筷子的历史至少是早于纣王的。作为考古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文物的存在证明了筷子不会是姜子牙或妲己发明的。
除了姜子牙和妲己,著名的大禹也被传说为筷子的发明者,相传他当年治理水患时非常重视时间,于是常常煮熟食物后便用树枝夹起送入口中,以节约等待食物变凉所耗费的时间。尽管这个传说应当也是后人创造的,但我们的先祖确实很可能是为了夹起不方便直接用手拿取的食物才逐渐发明出了筷子。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筷子被赋予的哲学含义。有说法认为,筷子在夹菜时一根运动,一根保持静止,这恰好符合阴阳学说;筷子一头是圆的,一头是方的,这则符合古人眼中世界“天圆地方”的形状;筷子两两成对,这暗喻了好事成双。另外,据说古代筷子的长度被规定为七寸六分,这则是代表着人的七情六欲。
综上所述,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重要的餐具,也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哲学内涵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逐渐开始学习使用筷子,并慢慢认识到筷子所特有的灵活性,感慨于中国古人的非凡智慧。作为筷子发源地的人们,我们毫无疑问更应该对这种精巧的工具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