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百齿卫矛

秦国地处蛮荒之地为何却能华丽崛起呢

发表于:2023-12-19 11:28:27 来源:宏馨资讯

秦国地处蛮荒之地,为何却能华丽崛起呢?

我们都知道,自春秋以来,秦就从来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那么为什么到了战国时期,秦能够一跃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呢?

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其中许多故事,都能为今天提供参考。

有这样一个国家,套用今天的话说:它发迹于老少边穷地区,建国初期人口少、底子薄,资源贫瘠,政治文化落后,人民素质普遍较低,还常受外族侵略。

这,就是当时处于西北边陲的秦国。然而,在其后短短一百年间,秦国通过变法图强,迅速超越中原各国,一跃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强国,令人们震惊和赞叹!它依次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成为天下一统的新霸主。

这是一种什么速度?秦国速度。

要知道,从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 356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 221年),只用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 ——相对于周王朝八百年历史、齐晋等国三四百年历史的老资格来说,秦国只是一个年轻小伙子。

但事实就是如此,它华丽丽地崛起了。

这“秦国奇迹”的奥妙究竟在哪里?

(图)《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图为《战国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谁能打,谁就是大佬。

秦国一直都在做小弟,守着自己那点可怜的土地,龟缩在西北角。

所谓“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很长一段时间里,秦国的形势很不乐观,如果我们沿着北、东、南三个方向画一个半圆,就会发现,在秦国的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c形包围圈”,将这个国家严严实实封锁起来。

魏国、赵国、楚国,周边很多国家都在挑衅它,制造各种事端。面对各种挑衅,秦国就是硬不起来,幸运的是,秦国老百姓都能理解领导人的苦衷,他们说:“我们秦王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问题是,这盘棋下了好几代人,从爷爷辈到孙子辈,似乎车马炮还憋在老巢里不得出来。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国家就不能发展!”站在函谷关的城墙上,秦孝公向近臣吐露心声。

作为秦国的第三十一位君主,秦孝公想带领秦国走向富强。

可是,改革该如何进行呢?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比较优势的后发国家来说,一切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循。

时间不等人。

此时,各国都已经启动改革了,而且卓有成效,请看:

魏国率先改革,领先了秦国五十多年,“李悝变法”让魏国一跃成为强国,侵吞秦国在河西的大片土地,将秦国逼入关中,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楚国也开始了改革,领先了秦国三十多年,“吴起变法”,辟地千里,带甲百万,“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南方的大片土地归入楚国势力范围。

韩国,法家名士申不害也引领变法,“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制造出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攻击性能极高,“天下之宝剑韩为众”。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富之国,最早称霸中原,国内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让各国羡慕不已。

……

当各国都在争相改革、取得一次次巨大的经济、政治、军事成就时,西北边陲的秦国该怎么办呢?

年轻的秦孝公登基伊始,便召开会议,加速改革,实现富国强国的愿望。当然,在秦孝公的心里,本国人才匮乏,他只能寄希望于国外人士。

当时各国间,人才流动频繁,奇士高人都自荐于王公贵族,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商鞅就这样上场了。开始的秦国的逆袭之路。

新教育时代期刊

文苑杂志

玩具世界

现代农业研究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