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组合秤

渤海国如何改变了唐朝在东北的地位一切都从

发表于:2023-12-19 11:23:04 来源:宏馨资讯

渤海国如何改变了唐朝在东北的地位?一切都从这次战争开始

渤海国如何改变了唐朝在东北的地位?一切都从这次战争开始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渤海国(698-926)虽然大家都不了解,但它并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渤海国在唐代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国。唐高宗时,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灭亡,靺鞨族在东北趁机建国。开元七年(719)渤海国第二代国王大武艺即位,对外“斥大土宇”,积极扩充疆土。唐朝在东北虽然设立安东都护府,但政策还是以羁縻为主。当时渤海国的邻居契丹人就袭击了安东都护府,抓住了安东都护薛泰。此事一出,东北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因为契丹生擒安东都护显示的是唐朝在东北军事力量的缺乏。东北各族暗中积蓄力量,终于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在马都山,由渤海、契丹、突厥联合发起了对唐战争,战争以唐朝失败而终,但此战之后,唐朝改变了东北战略,使得唐朝对东北的统治反而稳固。

三、影响

马都山之战以唐朝失败而告终,但战后唐朝调整了自己在东北的政策。战前,唐朝对东北以羁縻为主,战后唐朝认识到了东北地区兵力不足的现状,遂加强边境军备,张守珪任幽州节度使时,幽州等地军力就大大加强。在强大军力支持下,张守珪对契丹动作不断,策反了契丹将领李过折,夜斩可突于,所以以后契丹很少犯边。唐朝的东北边疆遂稳定。

渤海则通过此战清楚认识到了自己的地位。本来唐朝与渤海相距甚远,渤海没有大规模远程打击唐朝的能力,加上唐朝施行节度使制度的不断成熟,唐朝东北地区军力不断加强,以及突厥、契丹的衰落,渤海遂把扩张矛头指向北方,重点向北开拓,同时对唐恭顺、称臣。

最终,渤海国在经历了二百多年后,于926年被后来崛起的契丹所灭国。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社

电子制作官网

中国住宅设施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