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起义的规模有多大历史上的方腊最终结局
方腊起义的规模有多大?历史上的方腊最终结局如何?
方腊,又名方十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上宋江、方腊都有其人,都是农民起义领袖;与《水浒传》中相同的是宋江等人确实接受了招安,方腊却死战不降;不同的是,宋江的起义规模远不是方腊可比的,更别说生擒方腊。宋江是接受招安之后又再次反叛,最终被杀。
宋江起义在前
宣和元年(1119年),北宋朝廷强令将梁山泊收归公有,靠打渔为生的百姓,必须按船纳税,沉重的赋税本来就让百姓食不果腹,现在又强征税收,当地渔民被逼走投无路。
11月,宋江等人揭竿而起,在梁山泊插旗造反,许多过不下去的渔民、百姓纷纷来投,他们拿起锄头、镰刀、柴刀、削木为枪,与前来镇压的官兵展开了殊死争斗。
好巧不巧的是,侯蒙当时已经68岁高龄,接到宋徽宗的任命书,去东平府赴任时,在路上就去世了,招安一事只能被暂时搁置。
朝廷还没有再安排人去招安,陈亨伯的上书已经到了宋徽宗案上,他再也等不及招安宋江前来攻打方腊了,而且他心中也清楚,哪怕宋江马上接受招安,让他们去打方腊,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吗?
于是宋徽宗果断派童贯、谭稹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去平叛。
方腊的义军与朝廷大军的战争很残酷,结局却早已经注定,朝廷正规局势如破竹,很快将义军占领的城池全部收复,而方腊等人不得不逃入深山之中。
1120年4月,方腊及妻子、儿子、丞相等52名起义核心人员被生擒活捉,准备押赴京城明正典型,而其余七万多义军全被杀死。
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宋史》
8月24日,方腊等人被处决,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彻底结束。
方腊起义与宋江等人的小打小闹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有远大的目标。虽然一开始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如履平地,但是朝廷一旦反应过来,很快就强势镇压,这是为何?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方腊起义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起义,他们的军队都是活不下去的农民,没有正规军队,地方太弱,也没有给他们成长的机会,虽然看似规模浩大,其实是烈火烹油。
没有经历过真正生死大战的义军,一旦面临朝廷正规军,散乱无军纪,没有接受过军事教育的将领,缺乏血与火的锤炼的军队,一触即溃才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