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火折子是怎么设计的
古代的火折子是怎么设计的?
古代的火折子,为何像打火机一样一按就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便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火成为了重要的元素,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人们用火的记载,最早可见于5千年到6千年,燧人氏的首领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因此将燧木取了下来钻木取火,从此人们学会用工具取火,并且用它来烤食物,照明、取暖以及冶炼,人的生活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到了3000多年前,周朝的人们已经能够利用太阳能取火了,考古学家曾经发掘出了一个铜锡合金的凹面反射镜,这又被称之为阳燧,只要将易燃物放在凹面的反射焦点,几秒至十多秒就能被点燃。正如同《淮南子》所记载“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
春秋时期我国发明冶铁术之后,人们逐渐步入了铁器时代,大伙惊讶地发现,石头和铁器的农具在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竟然更加容易产生火星,因此大伙又发明了火镰取火的方法,最初的火镰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铁板,用石头相击冒出火星点燃易燃物便可取火。
后来又为了方便击打,随即将铁板做成了弯弯的镰刀形状,因此得名“火镰”。接下来我们既要说说古代的神器:火折子了,如果大家喜欢看盗墓小说以及其他电视剧,火折子可以说是经常出现,不少人拿着一根木棍一样的家伙,像打火机一样一按,顶部就冒出熊熊的火焰,这究竟是是什么原理呢?
因此火折子虽然用起来方便,在技术上并没有革新,真正具有现代意义取火方式的,是火柴的出现,在1826年,英国的药剂师约翰将氯酸钾和三硫化锑用树胶黏在了一个小木棍上面,然后用砂纸划擦,既能够发出火焰,这也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火柴。火柴历史的转变中,始终困扰人们的难题并非如何更容易点燃它,而是如何防止它着火,历史上因为火柴着火甚至是爆炸的事情并不罕见。
一直到1855年,瑞典人将氯酸钾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木棒表面,而是将赤磷涂在火柴盒侧面,这才极大的提升了安全系数,而我国在1840年的道光年间,火柴才正式传入民间,当时国人称之为“自来火”或者是“洋火”。截止到如今,火如同一把双刃剑,在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庞大的生产力,相信在未来,人们的用火方式会变得更加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