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调动四十万大军攻打西夏反而还输了
北宋调动四十万大军攻打西夏,反而还输了?
北宋调动四十万大军攻打西夏,反而还输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986年,宋太宗派兵二十余万北伐契丹,打算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自此之后,宋朝开始战略收缩,奉行“守内虚外”的防御政策,此后的八十多年没有主动发起过战争,直到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即位,这一局面才被打破。不过,四十万宋军却没能灭掉蕞尔小国西夏,反而损兵折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067年,一位19岁的年轻人成为北宋的皇帝,他就是宋神宗赵顼。当时的北宋王朝积弊丛生,被“三冗”问题搞得积贫积弱。宋神宗是一位有理想的皇帝,他想让北宋王朝占领西夏、燕云等地,来实现真正的统一。于是,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通过十几年的时间,北宋的国力得到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宋神宗打算先对西夏动手。
1081年,西夏内部发生了动乱,梁太后囚禁了国主李秉常,西夏大将禹藏花麻向北宋边将写信求援,“夏国母子不协,杀其重臣,上下汹汹,若发兵来讨,请举族以应”。与此同时,北宋的边将也得到了西夏内乱的消息,纷纷向宋神宗上书。宋神宗也非常兴奋,他决定发动一场北宋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战!
同年六月,宋神宗集结了陕西、河东等五路的军队,同时还将开封境内数万禁军调入陕西境内。宋神宗的计划是兵分五路,从三个方向分进合击,一举灭掉西夏,具体部署如下,“宣州宣庆使李宪为经制使出熙河,行营经略使高遵裕出环庆,副总管刘昌祚出泾原,签书经略使事内侍王中正出河东,(种)谔出鄜延”,北宋出动的禁军、厢军的总数在40万以上。
史书上称此次战役为“五路伐夏”、“第二次灵州之战”。宋神宗本想一举灭掉西夏,反而损兵折将,损失非常惨重。那么这场战争,北宋占尽优势,为何却以惨败告终呢?从北宋方面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北宋长期奉行“受内虚外”的策略,宋军上下缺乏大规模进攻作战的经验。自宋太宗雍熙北伐结束,在八十多年的时间里,北宋几乎没有主动出击过。
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习惯于坚守作战,对于攻城根本没有经验,在灵州之战时,居然“军中皆无攻具“。从携带军粮这个问题上,也可以看出北宋将领缺乏这种进攻作战的经验,不重视后勤问题,连种谔这种名将都是这样。从西夏方面来说,西夏虽然军队人数少,但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发挥骑兵的优势,袭扰宋军的粮道,从而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