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插装阀

皇帝称号是从何而来的为何以前叫王呢

发表于:2023-11-24 11:51:25 来源:宏馨资讯

皇帝称号是从何而来的?为何以前叫王呢?

皇帝是君主制国家元首的头衔之一,意指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如皇帝职位由女性担任,则称“女皇(女帝)”。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朝鲜、越南的皇帝都有姓氏,而日本与欧洲各国的皇帝从古至今只有名没有姓。

在中国历史上,嬴政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中原第一个皇帝,并废除后代追思的谥号,称“始皇帝”。几乎同时,头曼成为中国第一个单于。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133年的皇帝制度时期。中国皇帝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中国帝制结束。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维护皇帝尊严,对与皇帝相关的名称也有具体规定,例如皇帝的命称“制”,令称“诏”,皇帝的起居、服装、出行也有专门的规定,如冕服。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皇上”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官家”、“至尊”、“君王”、“天子”等等。

秦朝时,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政权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例如王莽篡汉。

中国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汉化以后,也使用或并用皇帝的尊号。比如云南的大理国、西域的于阗国,特别是入主中原的五胡十六国[1]以及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辽朝、西夏、金朝、元朝和清朝。

历史上在同一时期称为皇帝的一般只有一个。但在某些时期,如南北朝时,同时有数个皇帝并立。三国时期时,曹魏、蜀汉、东吴也曾经三帝并立。在一个王朝末期,各地方势力纷争产生多个政权,自封为皇帝,如明末大顺的李自成与大西的张献忠。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397个皇帝。

哈佛研究生绩点要求

怎样进入美国大学

美国应用数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