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馨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箱包搭扣

春秋时期为什么只有楚国一直称王

发表于:2023-11-24 11:43:10 来源:宏馨资讯

春秋时期,为什么只有楚国一直称“王”?

说到春秋时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西周建立之后,周天子大封天下,其中除周天子称“王”之外,诸侯王分别被封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然而,我们提到当时的诸侯国,便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其他诸侯国国君在僭越称王之前,基本以各自爵位相称,而唯独楚国一直称“王”,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楚国融入周朝体制失败,进而与周天子决裂说起。

楚国虽助周灭商,但却并未被纳入体制

三千六百多年前,刚刚建立的商王朝,开始在中原大地上不断扩张,而自认为是祝融后代的楚人祖先,因不属于商王朝的血脉家族而备受冷落,在商朝军队的不断驱使下,他们只能被迫离开中原,不断向人烟稀少的南方迁徙,并被商人视为“南乡之夷”。

经过这场战争,楚人与周王室可以说几乎彻底决裂,不过由于当时的楚国还不是周天子的对手,因此楚人并未立即反叛,而是继续暗中积蓄力量。到了熊渠在位时,楚国不仅已经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并不断对外扩张,随着周夷王时各诸侯开始轻慢周天子,楚君熊渠更是干脆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

到周厉王时,为了重新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周王朝开始不断攻伐叛乱地区,为保存实力的熊渠,虽然选择了自动去其王位,取消对儿子的分封,继续臣服于周。但熊渠自称“蛮夷”,“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思想(意思是说既然你们将我们楚国视为蛮夷,那么我们便不再遵循周朝的爵位制度了),却深深的影响了楚人,而这位之后楚人称王提供了思想基础。

到了周桓王时,由于西周已经灭亡,而东迁建立东周的周平王又有弑父嫌疑,周天子开始丧失威望,各地诸侯蠢蠢欲动。当此之时,楚君熊通也开始不满自己爵低位卑,遂以“先祖鬻熊子事文王 ”为由,通过汉阳诸姬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级的爵位,在遭到周桓王姬林拒绝后,熊通干脆于周桓王十六年(704年)再度自立为王,是为楚武王。

自此之后,当中原王朝仍然尊奉“尊王攘夷”,继续沿用周天子分封爵位之时,楚国却再也不将周天子放在眼中,历代楚国国君皆以“王”为称号。而到了楚庄王时,楚国早已崛起为了南方大国,楚庄王更是率兵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楚人“问鼎中原”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埃默里大学申请难度

留学去美国

美国留学哪些专业好